儒家敬畏觀鉤玄 郭淑新 王子廓 978756766375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安徽師範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20
商品編號: 9787567663756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儒家敬畏觀鉤玄
ISBN:9787567663756
出版社:安徽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郭淑新 王子廓
頁數:27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944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為安徽省社科規劃重點項目「生態文明視域下的儒家『敬畏』觀及其當代價值研究」的結項成果,從「敬畏」的視角探討儒家思想的起源、走向與內涵。全書在探討儒家敬畏觀之緣起的基礎上,重點介紹先秦儒家自覺自律之敬畏觀、漢唐諸儒虔誠自適之敬畏觀、宋明理學自得灑落之敬畏觀、清代儒士篤實切理之敬畏觀,最後總結道釋兩家對儒家敬畏觀之影響。研究儒家「敬畏」觀氤氳著的深刻文化內涵,不僅對於深入探究儒家思想的起源、走向以及儒道釋三者之間的關係具有學術價值和歷史價值,而且對於在當今社會以敬畏之心克制人性弱點,以道德智慧抑制叢林法則,從而為人們真正尋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亦具有當代價值。

作者簡介

郭淑新,女,山東聊城人。安徽師範大學政治學院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安徽師範大學國學研究所所長,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全國中國哲學史學會理事,安徽省哲學學會常務理事,安徽省朱子研究會副會長。 近年來主持、參与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司法部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研究項目、安徽省社科規劃重點項目、馮燊均國學基金項目等20餘項。在《哲學研究》、《哲學動態》、《中國哲學史》、《光明日報˙理論版》、《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等報刊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出版《胡適與中國傳統哲學的現代轉換》、《敬畏倫理研究》、《中華國學義理經典導讀》等著作7部。學術成果多次榮獲省、市級獎勵;個人曾榮獲安徽師範大學「卓越教學貢獻獎」。

目錄

第一章 儒家敬畏觀之緣起
第一節 「萬物有靈」的啟示
第二節 「天人合德」的訓誡
第三節 「允執厥中」的忠告
第四節 「繫於苞桑」的憂患
第二章 先秦儒家自覺自律之敬畏觀
第一節 孔子:「君子有三畏」
第二節 孟子:「存心養性事天」
第三節 荀子:「敬天而道,畏義而節」
第三章 漢唐諸儒虔誠自適之敬畏觀
第一節 董仲舒:「天執其道為萬物主」
第二節 王充:「昌衰興廢皆天時」
第三節 韓愈:「生則得其情,死則盡其常」
第四節 李翱:「去情復性,循禮而動」
第五節 劉禹錫:「蹈道必賞,違之必罰」
第四章 宋明理學家自得灑落之敬畏觀
第一節 張載:「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
第二節 二程:「涵養須用敬」
第三節 朱熹:「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第四節 王守仁:「敬畏為灑落之功」
第五節 羅汝芳:「敬謹益至恐無所施」
第五章 清代儒士篤實切理之敬畏觀
第一節 黃宗羲:「名以立行,行以俟命」
第二節 顧炎武:「行己有恥」「《儀禮》莊敬」
第三節 王夫之:「理勢合一」「天道曰誠」
第四節 戴震:「聞道明道」「不可躐等」
第六章 道釋兩家對儒家敬畏觀之影響
第一節 老子對儒家敬畏觀的陶冶
第二節 莊子對儒家敬畏觀的濡染
第三節 中國佛教對儒家敬畏觀的浸潤
第七章 儒家敬畏觀之當代蘊涵
第一節 為當代中國社會治理提供倫理支撐
第二節 氤氳著成人、成己、成物之價值關切
第三節 彰顯內在修己與外在進取之彼此成就
第四節 儒家敬畏觀在當代的接續、開顯
結語 儒家敬畏觀之辨正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