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倫理學簡史 特倫斯.埃爾文 978730136135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北京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814
商品編號: 978730136135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西方倫理學簡史
ISBN:9787301361351
出版社:北京大學
著編譯者:特倫斯.埃爾文
頁數:48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939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概覽了西方倫理學2500餘年的發展,全面討論了古代幸福論倫理學、中世紀基督教倫理學、現代早期的自然法倫理學、理性主義與情感主義倫理學的爭論、功利主義、康德倫理學,以及當代的元倫理學和規範倫理學的最新發展,展現了作者對於西方倫理思想史全面而精深的把握。 本書強調西方倫理思想的連續性而非斷裂性,很多看似現代甚至當代的倫理學問題在古典和中世紀思想中都有深入的討論,不同時代的倫理學家對於幸福、德性、美好生活、道德來源的討論深深植根於人類的生活經驗和共同的思維方式,因此當代的倫理學討論依然可以從前人那裡吸收很多重要的養分。 本書突出哲學分析和論證,作者並沒有滿足於簡單介紹每位倫理思想家的理論,而是呈現他們的核心論證,並且對這些論證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進行分析,同時讓不同倫理學派之間形成真正的對話,從而不僅在知識層面也在思想層面啟發讀者。

作者簡介

劉瑋,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德國慕尼黑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古希臘哲學、西方倫理和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著有《馬基雅維利與現代性——施特勞斯、政治現實主義與基督教》,發表多篇有關古希臘哲學,尤其是亞里士多德倫理學與政治哲學的中英文論文,翻譯和編校多部古希臘哲學專著和論文集。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1 倫理學及其歷史
2 哲學對話的可能性
3 倫理學關於什麼?蘇格拉底的問題
4 如何回答蘇格拉底的問題
5 正當與好
6 關於好的各種觀念
7 我的好與他人的好:義務與利益
8 理性與欲求
9 元倫理學問題
10 倫理學史的分期
11 本書的目標
第二章 蘇格拉底:對不同生活的選擇
12 和平與戰爭中的道德
13 我們應當如何生活
14 幸福與德性:一些初步的討論
15 蘇格拉底的探索:經過檢審的生活
16 蘇格拉底的信念
17 關於德性的缺省
18 德性是幸福的充分必要條件
19 幸福是快樂的最大化
20 知識為什麼是德性的充分條件?
21 反對快樂主義的論證
22 適應性的幸福觀念
23 蘇格拉底單方面的後繼者
24 居勒尼學派的快樂主義
25 犬儒學派對蘇格拉底的辯護
第三章 柏拉圖
26 柏拉圖與蘇格拉底
27 定義與道德形而上學:道德的客觀性
28 理性慾求與非理性慾求
29 德性的理性與非理性方面
30 一個未得到回答的問題:正義的難題
31 正義為什麼總是比不義更好
32 一個反對:柏拉圖的論證是否與問題無關?
33 柏拉圖的回答:對不義的診斷
34 理性的觀點要求他人指涉的正義
35 道德、理性與自我利益
第四章 亞里士多德
36 亞里士多德與柏拉圖:什麼是幸福?
37 正確的方法要求系統考察最初看來合理的信念
38 既然幸福是最終目的,它必然是完整的好
39 幸福一定要通過人的功能理解
40 這個幸福觀念比其他幸福觀念更可取
41 幸福部分而不是全部受制於外部環境
42 幸福要求理性和非理性靈魂的德性
43 品格德性是進行選擇的狀態
44 德性在於行動和感覺的中道
45 對恰當對象的快樂對德性來講是必要的
46 惡性與德性不同於不自製和自製
47 品格德性要求實踐理性和思慮
48 倫理德性包括指向美好的「應當」
49 亞里士多德的德性是道德德性嗎?
50 如果我們擁有德性是否生活得更好?
51 友愛將一個人自己的好和他人的好聯繫起來
52 兩種幸福觀念?
第五章 懷疑派
53 「希臘化」世界與古代晚期
54 希臘化時期的系統性倫理學理論
55 懷疑派描繪了通向懸置判斷的道路
56 亞里士多德認為差別並不支持懷疑論
57 平靜:懷疑論者實現幸福了嗎?
58 如果懷疑論者沒有信念,他們能行動嗎?
59 沒有信念懷疑論者可以過什麼樣的生活?
第六章 伊壁鳩魯:作為快樂的幸福
60 對快樂主義的新辯護
61 快樂是終極目的
62 平靜使快樂最大化:回應卡里克勒斯
63 伊壁鳩魯主義者達到平靜,克服對死亡的恐懼
64 快樂主義者會如何選擇?伊壁鳩魯、阿里斯提普和
卡里克勒斯
65 快樂是唯一非工具性的好嗎?伊壁鳩魯與亞里士多德
66 開明的快樂主義者選擇德性
67 快樂主義對德性的辯護存在哪些困難
第七章 斯多亞學派:作為德性的幸福
68 蘇格拉底、犬儒學派和斯多亞學派
69 德性的發展
70 只有正當的才是好的
71 對斯多亞幸福觀的反對
72 恰當的行動指向更可取的中性物
73 中性物既不好也不壞,但是很重要
74 激情是錯誤的認同
75 將倫理學應用於社會理論
76 宇宙展示了理智的設計與神意
77 關於斯多亞學派決定論的問題:亞里士多德論責任的條件
78 伊壁鳩魯:要捍衛責任,我們必須反對決定論
79 斯多亞學派:決定論必然允許共同決定
80 斯多亞學派:在決定論的宇宙中我們對於共同決定的
行動負責
第八章 基督教信仰與道德哲學:奧古斯丁
81 基督教教義與道德理論的關係
82 神聖命令與理性道德
83 道德律的字句與精神:耶穌與保羅
84 道德律與罪
85 罪與自由意志
86 恩典、證成與自由意志
87 現世中的基督教道德
第九章 阿奎那
88 從古代到中世紀
89 重新發現亞里士多德
90 古代與中世紀:關於道德的問題
91 倫理學在阿奎那哲學中的位置
92 我們既有理性的意志又有非理性的激情
93 如果我們擁有理性的意志,我們就會追求終極的好
94 人的幸福在此生是不完滿的,在來生是完滿的
95 理性的能動性就是自由的能動性
96 倫理德性是對自由意志的正確使用
97 實踐理性關注手段和目的
98 自然法如何是法?
99 自然法就是理性的原則
100 從自然法到德性
101 自然法要求社會德性
102 我的好為什麼要求他人的好?
103 罪與恩典
104 人為獲得的與上帝注入的德性
第十章 司各脫與奧卡姆
105 對阿奎那的批評
106 意志自由因為它不被決定
107 對幸福的欲求不可能是道德的基礎
108 對正義無偏的關切是道德的基礎
109 意志可以既是理性又是自由的嗎?司各脫的困難
110 反對阿奎那的神聖自由和自然法
111 自然法依賴上帝的自由選擇
112 上帝的自由與上帝的正義:意志論的問題
第十一章 道德與社會性的人類自然
113 宗教改革
114 文藝復興
115 科學革命
116 現代國家和哲學傳統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