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網絡分析方法與應用-從屬性分析到結構分析 9787522854007 杜海峰 何曉晨 任義科等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814
商品編號: 978752285400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社會網絡分析方法與應用-從屬性分析到結構分析
ISBN:9787522854007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杜海峰 何曉晨 任義科等
頁數:37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931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社會網絡分析方法與應用——從屬性分析到結構分析》是一部全面反映社會網絡分析前沿的系統性教材。本教材內容涵蓋社會網絡、複雜網絡以及跨學科應用的基本理論、結構指標、建模方法和多種網絡分析軟體操作的相關知識。學習本教材可以快速把握社會網絡分析全貌及發展脈絡,有針對性地選擇所需要的社會網絡理論與方法進行科學研究。本教材適合社會科學各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相關研究人員學習和參考。

作者簡介

蔡萌,1984年生,博士,西安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分別於2006年、2014年在西安交通大學獲得工學學士和管理學博士學位,2016~2018年在美國波士頓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先後人選西安交通大學「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和陝西省「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兼任中國社會學會計算社會學專委會理事,陝西省應急管理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社會科學、社會網絡與社會治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及各類科研課題等近30項,省級教改重點項目1項;在國內外權威期刊上發表論文50餘篇,授權專利1項;以排名第一獲國際獎、省部級一等獎、三等獎各1次。相關研究成果或建議多次獲得政府部門、社會團體與企事業單位的採納,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青年報》、《人民日報》客戶端等全文轉載或報道。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社會網絡基本概念及其理論
第一節 社會網絡的概念
第二節 社會網絡理論
第三節 個體中心網絡與整體網絡
第四節 常用社會網絡分析軟體簡介
思考與練習
第二章 社會網絡的數據收集和形式化表達
第一節 個體網絡數據收集
第二節 整體網絡數據收集
第三節 社會網絡的形式化表達
第四節 矩陣的基本運算
第五節 常用軟體操作
思考與練習
第三章 個體中心網絡
第一節 社會資本與關係
第二節 網絡指標及含義
第三節 個體中心網絡的應用
第四節 常用軟體操作
思考與練習
第四章 整體網絡指標
第一節 度中心性
第二節 距離與平均路徑長度
第三節 居中中心性
第四節 接近中心性
第五節 流中心性
第六節 特徵向量中心性
第七節 中心勢
第八節 密度
第九節 關聯與聚類
第十節 二方關係與三方關係
第十一節 常用軟體操作
思考與練習
第五章 網絡位置和社會角色
第一節 位置與角色
第二節 網絡中的對等性
第三節 塊模型
第四節 常用軟體操作
思考與練習
第六章 凝聚子群
第一節 凝聚子群定義
第二節 基於互惠性的凝聚子群
第三節 基於可達性的凝聚子群
第四節 基於度的凝聚子群
第五節 基於子群內外關係的凝聚子群
第六節 分派指數
第七節 常見軟體操作
思考與練習
第七章 核心-邊緣結構
第一節 核心-邊緣結構概念及類型
第二節 離散的核心-邊緣模型
第三節 連續的核心-邊緣模型
第四節 常用軟體操作
思考與練習
第八章 社會網絡經典統計模型
第一節 二次指派程序的基本思想及網絡相關分析
第二節 指數隨機圖模型
第三節 指數隨機圖模型的基本原理
第四節 社會選擇模型
第五節 常用軟體操作
思考與練習
第九章 無標度網絡模型
第一節 ER隨機圖模型
第二節 富者愈富效應
第三節 無標度網絡生成模型
第四節 無標度網絡的性質
第五節 無標度網絡的魯棒性
第六節 無標度網絡的應用
第七節 常用軟體操作
思考與練習
第十章 小世界網絡模型
第一節 社會網絡中的小世界現象
第二節 小世界網絡模型
第三節 小世界網絡模型的結構性質
第四節 小世界網絡的意義
第五節 常用軟體操作
思考與練習
第十一章 社群結構
第一節 社群結構劃分基礎
第二節 社群結構概念
第三節 模塊化函數
第四節 社群結構劃分算法
第五節 符號網絡中的社群結構
第六節 常用軟體操作
思考與練習
第十二章 社會網絡中的博弈論
第一節 博弈與社會網絡
第二節 博弈論與基礎模型
第三節 演化博弈與社會網絡演化博弈
思考與練習
第十三章 社會網絡發展前沿
第一節 計算社會科學
第二節 社會網絡研究中的隱私問題
思考與練習
附錄A 社會網絡分析發展簡史
A1 社會網絡思想與實踐的起源
A2 社會網絡分析的誕生
A3 黑暗時代的社會網絡分析
A4 在哈佛的復興及「學派」整合
附錄B 全書人名對照表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