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基於20世紀40年代後期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授課內容整理的社會學經典著作。它深刻剖析了中國傳統基層鄉村社會的結構和運行邏輯。核心觀點認為,中國社會本質上是「鄉土性」的,其根基在於以土地為生、聚村而居、安土重遷的農耕文明。書中創造性提出「差序格局」概念,形象比喻為中國社會結構如同石頭投入水中的漣漪,以「己」為中心,依據血緣、地緣的親疏遠近形成伸縮性的社會關係網絡,與西方的「團體格局」形成鮮明對比。基於此,費孝通進一步闡釋了鄉土社會獨特的「禮治秩序」、「長老統治」、熟人社會的信任模式以及知識和權力在穩定社會中的傳承方式。《鄉土中國》精闢地揭示了傳統中國社會的基本特徵和文化基因,為理解中國社會及其現代化轉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論基石,是洞察中國社會深層結構的不朽之作。作者簡介
費孝通,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1910年生於江蘇吳江(今蘇州市吳江區),193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研究院,后留學英國倫敦經濟政治學院,1938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4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82年任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1980年獲國際應用人類學會年度馬林諾夫斯基榮譽獎,並成為該會會員。1981年獲英國皇家人類學會頒發的赫胥黎獎章,1988年在美國紐約獲《大英百科全書》獎,1993年在日本福岡獲亞洲文化大獎,1994年獲菲律賓馬克賽賽社區領袖獎。代表作品有《鄉土中國》《生育制度》《江村經濟》《鄉土重建》等。目錄
重刊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