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最後一道安全網」,低保救助政策的持續推進對保障民生、扶危濟困具有重大成效。社會經濟發展迎來深度轉型期,低保政策面臨改革。改革的前提是對當下有正確的判斷和認知,開展政策績效評估就是一條重要的探析途徑。需要關切的問題是:評估視角是什麼?評估指標該如何設計和選取?採用哪些評估方法?對以上問題的思考,促成了本書研究主題的提出,即低保救助政策的績效評估。本書從底線公平理論視角出發,從底線需求滿足、底線人群瞄準、底線公平檢驗三方面對低保救助政策的制度設計、制度實施與制度成效進行評估檢驗。研究主要內容包括:第一,立足已有研究,構建綜合評估指標體系;第二,使用問卷調查數據,構建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半參數回歸模型、門檻效應回歸模型等方法,開展實證評估和檢驗。第三,將所有評估指標體系進行整合,開展綜合績效評估,提出政策完善建議。相信本書的出版,為低保政策的研究者、政府決策者及基層工作人員帶來裨益。作者簡介
李芹,武漢大學社會學博士,現為浙江理工大學講師。擔任浙江省馬寅初研究會理事,研究方向為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關注低保救助政策評估、老年問題等研究,在《學習與實踐》《社會保障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若干,其中1篇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主持省部級課題1項、廳局級課題2項,參与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攻關課題「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研究」項目,參与武漢市民政局「民生底線暨社會救助頂層設計研究」項目,參与橫向課題若干。目錄
第一章 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