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術經濟學 王兆華 張斌 王博等 978730268783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清華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12
商品編號: 978730268783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工程技術經濟學
ISBN:9787302687832
出版社:清華大學
著編譯者:王兆華 張斌 王博等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885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工程技術經濟學》系統介紹了工程技術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分析方法和應用實踐等,通過經典理論與現代實踐結合,融入工程項目碳排放核算與環境評價等新內容,以適應新時期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需求。《工程技術經濟學》每章 設置了學習目標和思考題,輔以引導案例、拓展案例以及相關互聯網資源,以便讀者更好地掌握章 節 內容與知識、理解工程技術經濟學的實踐活動。
《工程技術經濟學》理論與實踐並重,既可以作為經濟管理各專業本科生和碩博研究生的課程教材,亦可以作為工程項目技術經濟從業人士的案頭參考書。

作者簡介
王兆華,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長期從事資源環境經濟協同發展管理、大數據驅動的管理決策等領域的研究,作為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面上、重點、傑青和群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教育部哲學社科重大攻關項目等40余項;在Nature、Nature Energy、Nature Communications、EnvironmentalScience & Technology、《管理世界》、《管理科學學報》等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0餘篇,多次入選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愛思唯爾高被引學者和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作為第一完成人獲教育部人文社科獎一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北京市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以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等榮譽。
張斌,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長期從事資源環境管理方面的研究;作為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等20余項;在Nature、Nature Energy、NatureCommunications、《管理世界》等期刊發表論文60餘篇,出版專著3部;曾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人文社會科學)、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北京市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等科技獎勵。
王博,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青年人才。長期從事數據驅動的能源資源可持續發展與智能決策研究。作為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面上、重點專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北京市自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博士後特別資助等10余項。同時,作為方向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項目,作為子課題負責人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Nature Energy、NatureCommunications等期刊發表論文70餘篇,出版專著2部,連續多年入選愛思唯爾高被引學者。
丁月婷,北京理工大學預聘副教授、特別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美國東北大學訪問學者。研究方向包括能源環境經濟、能源轉型與可持續發展等。作為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課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專項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等課題;在Energy、Energy Policy、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等期刊發表論文10餘篇。

目錄

第一章 工程技術經濟學導論 1
第一節 工程技術經濟學的相關概念 3
第二節 工程技術經濟學的研究脈絡 6
第三節 工程技術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10
第二章 現金流量與資金時間價值 15
第一節 現金流量 16
第二節 資金時間價值 19
第三節 資金等值計算 23
第三章 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 31
第一節 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概述 32
第二節 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內容 38
第三節 工程項目可行性報告 41
第四章 工程項目經濟評價 54
第一節 工程項目投資估算 56
第二節 工程項目成本費用核算 60
第三節 工程項目中的財務分析 67
第五章 工程項目技術創新評價 79
第一節 工程項目技術創新概述 81
第二節 工程項目技術創新過程 84
第三節 工程項目技術創新與專利 86
第六章 工程項目環境評價技術與方法 93
第一節 工程項目環境評價概述 94
第二節 環境評價的程序與方法 98
第七章 工程項目碳排放核算技術與方法 116
第一節 工程項目碳排放核算流程 117
第二節 工程項目碳排放核算方法 122
第三節 工程項目隱含碳核算方法 127
第四節 民用建築能耗與碳排放核算 129
第八章 工程項目風險與不確定性分析 139
第一節 工程項目不確定性分析 140
第二節 工程項目風險分析 153
第三節 工程項目風險應對 158
第九章 工程項目後評價 164
第一節 工程項目後評價概述 165
第二節 項目後評價內容 169
第三節 項目後評價的程序 171
第四節 項目後評價的方法 174
第五節 項目後評價報告 177
參考文獻 182
附錄複利係數表 184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工程技術經濟學導論
當今世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各國也極為重視高新技術的開發和產業化,工程項目也越來越顯示出對科技進步的依賴性。然而,先進的技術雖能提升生產效率,但往往成本高昂,且高度依賴應用環境(包括政治、社會和經濟等方面)。而工程技術經濟學就是一門研究、分析和評價技術(包括技術政策、技術措施、技術方案等)的經濟性問題,實現技術與經濟有機結合的應用性經濟學科 。
本章 主要介紹工程技術經濟學的相關概念、產生與發展過程,分析工程技術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範圍和特點,指出工程技術經濟學今後的發展方向和歷史使命。
【學習目標】
1 價值目標:通過本章 學習,學生能夠深刻認識到,工程技術經濟學對保障工程項目建設乃至推動社會經濟發展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 知識目標:瞭解技術經濟學和工程技術經濟學的含義;熟悉工程技術經濟學的發展歷史;掌握工程技術經濟學的發展方向與未來趨勢。
3 能力目標:掌握工程技術經濟學的理論結構與學科體系。
【引導案例】
哈密5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站的技術突破與可持續能源承諾
國網新疆電科院順利完成哈密5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站機組的最後一項涉網試驗——自動發電控制(AGC)試驗,標誌著該電站已具備正式轉入商業運行能力。一面面定日鏡駐守在戈壁深處,將荒漠裝扮成”銀色向日葵田”。沙漠、戈壁,高山、深海,正成為節 能降碳的主戰場,也是中國人追風逐日的重要舞臺。”風光”產業的技術升級,促使中國清潔新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風能、水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被轉換為源源不斷的電能,點亮萬家燈火,履行”碳達峰”“碳中和”的莊嚴承諾。
哈密5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站位於新疆哈密市伊吾縣,是國家首批光熱發電示範項目,也是新疆首個光熱發電項目,於2021年9月27日實現全容量發電。為推動哈密5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站順利轉入商業運行,國網新疆電科院先後完成機組進相運行、自動電壓控制(AVC)、一次調頻、AGC等涉網試驗,提供專業技術支撐和技術服務。同樣是利用太陽光發電,但與光伏發電通過光伏板將太陽能直接轉化為電能不同,光熱電站是將光能轉變為熱能後再轉化為電能。相比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光熱發電最大的優勢是可以進行長時儲能、24小時連續發電。光熱發電站就像一個”充電寶”,光線充足時能充電,光線不足時也能放電。白天利用太陽光加熱熔鹽等介質吸收熱能發電,同時儲存多餘的熱能,等到夜晚、陰雨天等光線不足的時候,存儲的熱能可以繼續支持電站發電,從而達到24小時不間斷供電。在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產業中,光熱發電也具有連續、穩定輸出的優點,是未來解決新能源並網消納的一大優勢,也讓我國在發展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時多了一種調配手段。哈密5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站安裝了14500面定日鏡,圍繞著吸熱塔排列,每面鏡子都能像”向日葵”一樣”追隨”太陽轉動角度,統一將陽光反射到中心位置的吸熱塔頂部。塔中的熔鹽吸收熱量後成為高溫熔鹽,溫度達到560℃,高溫熔鹽再經過熱交換器與水換熱,產生高溫高壓蒸汽推動汽輪機組實現發電。哈密塔式光熱發電項目投產後,每年發電量達1 98億度,可供24萬人一整年的生活用電,每年可節 約標準煤炭6 1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5 48萬噸,實現了污染物零排放。
案例思考:
試著從經濟、社會和生態等角度分析哈密光熱發電站的價值以及技術經濟在發電站工程上的體現。

前言/序言
最初,工程師一般只對工程的設計、建造,以及使用等方面的技術問題負責,很少考慮工程的經濟問題。後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全球經濟的持續發展,工程項目變得日益複雜和多元化,這就要求工程管理者不僅要理解技術的複雜性,還要掌握經濟效益分析的能力。工程技術經濟學作為一門技術知識與經濟理論相交叉的學科,為新時期的工程管理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
工程技術經濟學主要回答這類問題:為什麼要建這個工程?為什麼要以這種方式建這個工程?比如,我們準備建設一座辦公大樓,首先分析在經濟上是否可行,其次需要充分考慮多個因素,從選址到運營都需要進行細緻的規劃和管理。一般來說,可供選擇的方案是很多的,但是每種方案所需的投資和所能產生的經濟效益,可能存在很大差別,這就要用工程技術經濟學的分析方法進行比較,分析的目的是用有限的資金,高效地完成工程任務,獲得最佳經濟效益。
為適應新時期的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需求,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決策,本書還將在工程項目評價中考慮社會環境效益,增加工程項目碳排放核算與環境分析的內容。這時,在建設辦公大樓的項目中,除了傳統的技術經濟分析以外,還將考慮建築物在不同階段可能產生的碳排放,對建材生產、建築施工與建築運行等階段的碳排放進行核算,並對建設工程全過程及環境的影響進行評價,擴展了現有工程技術經濟學的適用邊界,兼具科學性和實踐性。這也是本書區別於市場同類書籍的獨特創新之處。
本書是高等院校”工程技術經濟”課程的專業教材,在滿足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學習需求的同時,也可為工程技術和經濟管理領域的專業人士提供參考。本書的每個章 節 都將經典理論與現代實踐相結合,為讀者提供具有時代意義的知識和方法,並通過實例分析和案例研究,使理論內容更加生動和貼近實際,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工程技術經濟學的知識。
本書由北京理工大學王兆華教授、張斌教授、王博教授、丁月婷副教授共同編著,由王兆華設計框架、擬定大綱,對全書進行統稿與最終定稿。另外,感謝北京理工大學博士生楊志穎、徐淑玲、師涵、劉薔、辛清瑤同學對資料收集與文字整理工作所付出的努力。
本書內容是在多個項目研究的基礎上形成項目編號:72321002),同時,本書的出版得到了北京理工大學”‘十四五’規劃教材”項目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謝。工程技術經濟學中的碳排放核算與分析問題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尚未形成系統的理論體系,相關實踐也在不斷探索與發展。由於作者水平有限,本書難免存在疏忽與不當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王兆華
2025年3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