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基於利益相關者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企業社會責任理論等,深入理解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ESG內涵的新要求,測度商業銀行ESG評分,探討商業銀行ESG表現如何通過融資成本、流動性創造、聲譽三個渠道提升效率,幫助銀行提升風險韌性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社會價值創造,促進經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為監管部門制定、完善相關政策和激勵銀行自覺踐行ESG理念,確保國家政策快速落地和見效提供參考依據。 本書在參考了大量國內外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監管和貨幣當局發布的《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指引》《關於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指引》等文件要求,基於可持續發展理論、企業社會責任理論、利益相關者理論、聲譽管理理論、信息不對稱理論、信息傳遞理論和資源依賴理論,沿著「銀行ESG內涵界定—ESG評價和效率測算—機制研究—政策建議」的思路,著重對商業銀行的ESG評價及其對效率的影響機理、傳導渠道和影響因素進行理論和實證分析。目錄
1 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