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媒介化社會中,藉助高互動性的網絡新媒體,科學傳播不再是單向的信息傳遞,而是科學家與公眾之間密切溝通的橋樑。本書旨在探討在這一背景下,科學傳播面臨的挑戰及應對策略。全書分為四編,共11章。第一編介紹媒介化時代科學傳播的概念與背景,重點分析科學傳播概念的演變及媒介技術變遷對其的影響;第二編從媒體和公眾兩個角度探討科學信息在傳播過程中所發生的變異及其內在原因,解答為何傳統科學傳播模型無法適應當今媒介化社會;第三編從認知、情感和社交三個層面梳理相關理論與案例,並介紹科學傳播方案設計的流程,重點討論如何在媒介化時代有效吸引受眾,做好科學傳播;第四編通過國內外不同主體參与科學傳播的案例,提出科學傳播應走向社會化發展的方向。作者簡介
芮牮,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媒體與信息專業碩士,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傳播學博士。在中英文期刊發表論文近50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2項,承擔政府機構、國內外社會組織委託項目多項。2021年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獎一等獎。在多家學術機構擔任職務,任廣東省公眾健康風險監測與信息傳播中心副主任、SSCI期刊AsianJournalofCommunication編委會委員、中國新聞史學會健康傳播專業委員會理事。連續三年被國際學術機構Elscvier評為中國大陸新聞傳播學科高被引學者。目錄
第一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