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分三章闡述相關內容,第一章探討物的經驗與藝術規定,梳理不同時代藝術概念的演變;第二章批判傳統線性時間觀,揭示圓性時間觀,探討新生活世界的時空經驗;第三章圍繞如何重建生活世界經驗,論述實存哲學的心理學意義。本書旨在提醒人們正視世界之變,重建適應新世界的經驗與觀念。作者簡介
孫周興,會稽人,哲學博士,德國洪堡基金學者。現任浙江大學敦和講席教授,浙江大學圖書館館長,浙江大學未來哲學研究院院長,兼任中國美術學院、同濟大學等校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等。主要從事德國哲學、藝術哲學、技術哲學研究。主要著作有《語言存在論》《我們時代的思想姿態》《后哲學的哲學問題》《存在與超越》《以創造抵禦平庸》《未來哲學序曲》《一隻革命的手》《人類世的哲學》《哲思的迷局》《積極生活的理由》等;主編有《尼采著作全集》(14卷)、《海德格爾文集》(30卷)、《未來藝術叢書》、《未來哲學叢書》等;主要譯作有《海德格爾選集》《尼采四書》《在通向語言的途中》《林中路》《路標》《尼采》《哲學論稿》《悲劇的誕生》《快樂的科學》《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權力意志》等。目錄
自序 世界變了,而你還沒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