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分析了「雙高計劃」建設任務的內涵和外延,借鑒績效評價的基本理論,梳理出「雙高計劃」績效評價的相關理論,根據「雙高計劃」遴選條件及管理要求,探析「雙高計劃」績效評價的政策導向、原則、要點和維度,設計「雙高計劃」績效評價指標;運用層次分析法(AHP),確定評價指標權重及綜合評價模型,進而構建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出發,本書以三個典型的「雙高計劃」建設單位為例,對上述績效綜合評價模型進行了檢測性的運用和驗證,得出評價結果及分值,反映出案例項目的績效水平。在對評價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的基礎上,提出「雙高計劃」績效評價研究的結論及展望,為後續研究提供參考。 本書適用於各級政府教育、財政管理部門從事預算、績效考核的領導和相關人員,「雙高計劃」建設單位的領導、部門負責人、有關人員及教師,其他高等職業教育管理者和廣大教師閱讀,同時也適用於想了解或需要了解「雙高計劃」及績效考核的一般讀者閱讀,還可供職業教育領域研究績效評價的理論工作者參考。目錄
第一章 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