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域體育社會組織治理制度研究 宋亨國 978752440131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50
商品編號: 978752440131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市域體育社會組織治理制度研究
ISBN:9787524401315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著編譯者:宋亨國
頁數:32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827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市域體育社會組織依法治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制度解構和建構為切入,綜合制度場域理論、賦權學說、多元規範理論、資源融合學說、地緣關係學說等確立了「法治融通」理論,形成了依法賦權、規範融通、資源融通、地緣融合治理、他治與自治協同的「五位一體」理論模型,既突出了設計的整體性與統一性,同時也形成了嚴密的論證主線。 本書延循論證主線,對市域體育社會組織行業治理各個維度展開翔實論證,形成了整體性知識內容體系。其中賦權的核心是依法讓渡權力,夯實了市域體育社會組織的行業治理基礎;規範融通的核心是制度建構,奠定了市域體育社會組織系統治理的依據;資源融通的核心是重塑利益格局,保障了市域體育社會組織行業治理的價值實現及有序運行;地緣融合治理的核心是深耕縣域土壤,推進治理實效,確立了市域體育社會組織行業治理的地緣優勢;他治與自治協同的核心是共建共享,有力推動了市域體育社會組織治理權的多維度融合。

作者簡介

宋亨國,1974生,博士,華南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教授,體育人文社會學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體育法學基礎理論研究,對體育法律關係、體育權利、體育義務、體育責任、體育權力等基本法律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取得了諸多權威性的學術成果,形成了比較系統的知識內容體系,尤其是依據「權力寓於社會資本」理論學說,創造性地提出了非政府體育組織自治權和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治理權的系統觀點,得到了學界的高度認可。 2010年以來,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體育總局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2項;參編《體育法學導論》(高等教育出版社)、《體育法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部;在體育類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2014年獲「新苗體育獎」。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對象、思路與內容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國內外文獻綜述
一、國外文獻綜述
二、國內文獻綜述
三、先行研究述評
第二章 市域體育社會組織治理制度的基本理論問題
第一節 市域體育社會組織治理制度的理論內涵及主要內容
一、市域體育治理的相關概念
二、市域體育社會組織的主要類型
三、市域體育社會組織治理制度的理論模型及主要內容
第二節 市域體育社會組織治理的價值基礎
一、市域體育社會組織治理價值基礎的來源與生成
二、市域體育社會組織治理的價值運行
三、市域體育社會組織的價值管理
第三節 市域體育社會組織治理制度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體育社會組織治理中的使命漂移
二、重點領域法律法規不足,多元權責界限不清
三、體育社會組織建設動力不足,綜合能力亟須提升
四、體育社會組織的公信力不高,體育活動組織呈現碎片化
五、體育社會組織的創新發展意識不足,治理監管不力
第三章 市域體育社會組織的治理賦權
第一節 市域體育社會組織的善治導向原則
一、市域體育社會組織應堅持自主性治理原則
二、市域體育社會組織應堅持誠信治理原則
三、市域體育社會組織應堅持精細化治理原則
第二節 市域體育社會組織的他治賦權
一、賦權的內涵
二、制度場域是體育社會組織賦權的基石
三、體育社會組織他治賦權的主要內容和途徑
第三節 市域體育社會組織的自治賦權
一、高效的決策機構是體育社會組織自治賦權治理的關鍵
二、體育社會組織自治賦權的創新治理
第四章 市域體育社會組織的規範融通
第一節 當代中國的多元體育規範體系
一、體育規範體系的法理思辨
二、當代中國體育規範體系的類型和內容
三、中國特色體育規範體系建設應當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二節 市域體育社會組織治理多元規範的協調運行
一、多元體育規範體系共築治理基礎
二、充分發揮不同規範的效力,強化市域體育多元秩序共治
三、市域體育社會組織應當不斷完善業務活動開展標準
第五章 市域體育社會組織的資源融通
第一節 市域體育社會組織的資源來源、配置和運行
一、體育組織資源自主權
二、體育社會組織的資源依賴
三、體育社會組織的跨組織的合作與運行
第二節 體育賽事活動數據權利確定及其制度保障
一、體育賽事活動數據的價值及其權利內涵
二、體育賽事活動數據權利侵權糾紛及法治保障
三、體育賽事活動數據權利的確定
四、建立健全體育賽事活動數據權益保護制度應當注意的問題
第六章 市域體育社會組織的地緣融合治理
第一節 市域體育社會組織地緣融合治理的價值、困境及紓解路徑
一、市域體育社會組織地緣融合治理的重要價值
二、市域體育社會組織地緣融合治理的現實困境
三、市域體育社會組織地緣融合治理的推進策略
第二節 數字賦能體育社會組織鄉鎮賽事治理的運行機理及多元路徑
一、舉辦鄉鎮體育賽事活動的多元價值
二、體育社會組織鄉鎮賽事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三、數字賦能體育社會組織鄉鎮賽事治理的運行機理
四、數字賦能體育社會組織鄉鎮賽事治理的舉措
第三節 基層體育治理中的社會資本培育
一、基層體育社會資本的內涵與來源
二、基層體育治理社會資本的研究範式
三、研究個案調查對象和指標的篩選
四、基層體育社會資本的培育基礎、條件支持與拓展路徑
第七章 市域體育社會組織治理的深化改革
第一節 市域體育社會組織改革模型
一、市域體育社會組織深化改革模型的確立
二、市域體育社會組織改革的微觀運行
第二節 市域體育社會組織治理的監督管理
一、完善體育組織治理的自我監管機制
二、優化體育組織治理的外部獨立監測和評價機制
三、完善體育治理外部監管機制
第三節 市域體育社會組織治理制度完善的路徑
一、完善相關政策法規體系,釐清多元主體的權責關係
二、增強建設體育社會組織的動力,提升體育社會組織的綜合能力
三、完善內部決策與管理系統,推進體育社會組織公信力建設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