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大學生或企事業單位人員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應用文,既為校園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了切實的幫助,又為走向社會的寫作實踐打下了基礎。
本書以提高使用者的日常應用文寫作能力和寫作修養為目標,堅持以”學以致用、教以致用”為宗旨。在編寫過程中,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力求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本次再版對理論知識、教學案例、章 節 練習等內容進行了修訂。各文種寫作要點簡明,例文規範,方便學習;例文融入思政教育、勞動教育、創新教育的內容,貼近學生的校園生活和工作需要;各章 節 增加了”即時即練”板塊,內容全面、靶向精準、講解透徹。
本書適合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應用文寫作相關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社會各類人員的自學參考書。
作者簡介
張雅莉,遼寧瀋陽人,瀋陽大學文法學院專任教師,長期從事應用文寫作、現代漢語等相關課程教學。近年來,共主持和參與各級各類教改、科研課題7項,其中省級課題3項, 校級課題4項;公開發表論文1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主編或參編《應用文寫作》、《經濟應用文》、《現代漢語》、《實用現代漢語》等教材10部;指導學生在應用文寫作、軟硬筆書法、朗誦等比賽中多次獲獎。曾獲得瀋陽市科技進步二等獎、遼寧省教學成果優秀獎等多項榮譽。
目錄
第一章 應用文寫作漫談
第一節 應用文概述
第二節 應用文寫作的構思
第三節 應用文寫作的表達方式
第四節 應用文寫作的修改
第二章 事務文書
第一節 計劃
第二節 總結
第三節 調查報告
第四節 簡報
第五節 述職報告和競聘報告
第六節 會議記錄
第三章 日用文書
第一節 求職文書
第二節 申請書
第三節 開幕詞和閉幕詞
第四節 感謝信
第五節 祝詞
第六節 演講稿
第四章 黨政機關公文
第一節 黨政機關公文概述
第二節 通知
第三節 通報
第四節 決定
第五節 通告
第六節 請示
第七節 報告
第八節 函
第九節 紀要
第十節 電子公文
第五章 新聞傳播文體
第一節 消息
第二節 新聞專稿
第六章 經濟文書
第一節 經濟合同
第二節 商務信函
第三節 商品廣告
第四節 商品說明書
第七章 訴訟文書
第一節 民事起訴狀
第二節 民事答辯狀
第三節 行政起訴狀
第八章 科技文書
第一節 學術論文
第二節 畢業論文
第九章 申論
第一節 申論與申論考試概述
第二節 申論寫作與例文賞析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
附錄二《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權威解讀
前 言
教育的進步推動教材的革新。本書自2018年1月出版,因其簡明、易學、實用,受到廣大師生的喜愛和好評。經過市場和教學的洗禮,此次迎來了再版的契機。為了更好地滿足新時代學習者對於應用文寫作學習的需求,我們精心打造了這本新形態教材。
此次再版,充分貫徹《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提到的”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不可割裂。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寓價值觀引導於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總體要求,堅持”充分貫徹新大綱、針對學生專業特點、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滿足社會實際需求”的理念,在教材體例、例文選擇等方面做了較多修訂。全書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特點:
一、反映時代需求,納入思政元素
按照2012年7月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頒佈實施的《黨政機關公文處理條例》的要求,全書編排實用文體和內容,力求反映時代的新需求。同時,選取較為新穎、富含時代感的典型案例,融入課程思政元素,以求更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教學實踐。
二、闡釋精當理論,引入信息技術
理論的闡釋簡明扼要,以”必要、夠用”為度。引入新的信息技術,在重要的知識點設置二維碼,便於學生獲取專業教師的視頻講解。各章 設置”在線測試題”板塊,利於學生及時通過針對性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三、優化科學體例,突出教學實用
本書第一章 闡述應用文寫作的基本理論,其他章 節 共講解了五類30多個文種,每個文種的講解分成知識、寫作指南、例文賞讀、思考題四個部分,力求做到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文體的選用突出廣泛性、實用性和靈活性的原則,留給學生自選、自學的空間,力求達到”立足學生,服務專業,求真務實,提高能力”的目的。
本書由瀋陽大學文法學院張雅莉、關瑩、李淼、趙麗麗、李農合作完成,編寫分工如下:張雅莉編寫第二章
第五節,第三章
第四節 、第五節 和第六節,第四章
第三節 和第八節,第五章 和第九章 ;關瑩編寫第一章,第二章
第三節,第三章
第一節 、第二節,第六章
第一節 、第二節 和第三節 ;趙麗麗編寫第二章
第四節 、第六節,第四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四節 和第五節 ;李淼編寫第二章
第一節 、第二節,第三章
第三節,第四章
第六節 、第七節,第八章 ;李農編寫第四章
第九節 、第十節,第六章
第四節,第七章 ;張雅莉負責統稿。
本書編者多為教學一線教師,此次再版編撰期間,多位教師凝聚多年的教學心得、科研成果和全部心血,力求使本書內容更具現實意義與創新價值。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相關的文獻,吸收了一些相關成果,篇幅所限,不能一一注明,借此機會向其編著者表示誠摯的謝意!
鑒於編者水平有限,本書可能存在諸多問題與不足,希望得到同行專家的批評、指正。衷心希望這本體例新穎、資源豐富、互動性強的新形態教材,能夠引領各位讀者踏上一段高效、有趣的學習旅程。
編者
2025年2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