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的筆記小說,其審美取向與現代意義的小說差異甚大,反倒近於隨筆類散文,風格平易,技巧和藻飾的痕迹趨於消泯。從六朝的《搜神記》《世說新語》,到兩宋的《東坡志林》《夷堅志》,再到清代的《閱微草堂筆記》等,筆記小說高峰迭起,佳作如林。本書對筆記小說的發展歷程加以系統梳理,既有擘肌分理的理論探討,也有功力紮實的文獻考辨,文本解讀則以細膩入微見長。此次增訂,融入作者近三十年的研究心得,修改篇幅約三分之二,在理論闡釋、文獻考辨、文本解讀和語言表述等方面都有進一步提升,並依照當前的學術規範,完善了參考文獻,添加了索引,以期更便於讀者抓住相關研究的重點和脈絡。作者簡介
陳文新,1957年8月生,湖北公安人。現為武漢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武漢大學明清文學研究所所長,兼任《歷代科舉文獻整理與研究叢刊》主編、《中國學術檔案大系》主編、《湖北省志》總纂委員會副總纂、中國俗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儒林外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明代文學學會理事等。主要研究中國小說史、明代詩學和科舉文化。所主編18卷本《中國文學編年史》是一部系統完整、涵蓋古今的文學編年史,榮獲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2008年)和湖北省第六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09年),入選新中國六十年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成就展(1949-2009年)、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十年建設標誌性成果(2000-2010年)和黨的十六大以來出版業發展成就代表性成果(2002-2012年)。個人學術專著主要有《傳統小說與小說傳統》《文言小說審美髮展史》《中國小說的譜系與文體形態》《明代詩學的邏輯進程與主要理論問題》《中國文學流派意識的發生和發展》《明代文學與明代的科舉文化生態》。發表學術論文二百余篇。多次赴海外講學或參加學術會議。目錄
緒論目錄
與綜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