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血脈與當代中國故事-中國「70後」作家整體觀 張麗軍 978753297141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山東文藝出版社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2
商品編號: 978753297141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鄉土血脈與當代中國故事-中國「70後」作家整體觀
ISBN:9787532971411
出版社:山東文藝出版社
著編譯者:張麗軍
頁數:26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813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張麗軍教授的一部文學評論集。他主要從研究者的角度切入,對中國當代文壇的70後作家進行了整體研究,概括出70後作家在創作中的鄉土情結,並對他們所講述的當代中國故事進行了學者式研究。該書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可讀性,便於讀者和研究者使用。透過書稿,可以看出作者對文學批評嚴謹的態度。立足具體文本與作家的解讀,進而對當代文學典型現象進行鞭辟入裡的探討,由此上升到文化層面的梳理與闡釋,這是書稿展開論述的脈絡。

作者簡介

張麗軍,1972年12月生,山東莒縣人,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茅盾文學獎評委,山東省齊魯文化英才,東岳學者;兼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高校影視學會理事、《百家評論》副主編等。迄今已出版著作8部。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等報刊發表論文300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1項、一般項目2項,主持省部級項目10餘項。獲省部級獎勵10餘項。在20世紀鄉土文學研究、當代文學批評等領域有較大影響。

目錄

鄉土血脈與當代中國故事——中國「70后」作家整體觀
序言
中國「70后」作家綜論
關於開展「70后」作家研究的倡議
未完成的審美斷裂——中國「70后」作家群研究
「70后」作家如何成為文學「中堅代」
斷裂與接續——中國「70后」作家中篇小說創作的審美流變
中國文壇異軍突起的審美新力量——中國「70后」女作家論
當代中國故事的書寫與審美主體的確立——中國「70后」作家長篇小說新論
中國「70后」作家個論
穿梭於時光隧道里的「文學琥珀」——魏微小說論
「這個殺手不太冷」——金仁順小說論
切入生命咽喉的剃鬚刀——評徐則臣的長篇小說《王城如海》
尋找日常微物「精神光芒」的新美學原則——劉玉棟小說論
「豪華落盡見真淳」——李師江小說論
女性精神世界的自我救贖——論計文君筆下的新女性形象
與影子博弈的「隱身國王」——論范瑋及其魔幻性審美敘事
誰來拯救「小生則個」——評艾瑪的《四季錄》
我們為什麼要返鄉,以及如何返鄉——讀喬葉的長篇小說《寶水》
當代藏族生活的原生態書寫者——次仁羅布論
重新書寫抗戰大歷史——評李駿虎的《中國戰場之共赴國難》
新鄉土中國巨變的精神守望與藝術探索——論葉煒的「鄉土中國三部曲」《富礦》《後土》《福地》
21世紀「娜拉」形象的重構——論付秀瑩的《他鄉》
革命歷史·民間立場·個體關懷——讀常芳的長篇小說《河圖》
21世紀中國文學如何書寫歷史——以張學東的《西北往事三部曲》為例
作家是生命秘密的呈現者和悲憫者——讀東紫的《秘密》有感
中國「70后」作家經典化的思考
經典化進程中的中國「70后」文學及其當代價值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