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相平話五種」講史意象敘事研究 牛曉岑 978755064302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23
商品編號: 978755064302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全相平話五種」講史意象敘事研究
ISBN:9787550643024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著編譯者:牛曉岑
頁數:39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812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全相平話五種」講史意象敘事研究》著眼于中國古代中長篇通俗小說文體的生成問題,系統運用意象敘事理論,對中國早期通俗歷史小說的經典作品——「全相平話五種」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和深層次的剖析。本書重點探討了「全相平話五種」文學化歷史故事的文本建構、敘事模式、結構體系和設計思路等,總結了我國最早出現的中長篇通俗文學類型之一——平話的編創模式,並且揭示了平話依託史實建構全新通俗文學故事的內在思想、文化動因。本書善於透視並敘寫潛藏於小說表層敘事文本之下的內在思想結構,發現並歸納隱含于具體作品內部的抽象藝術范型,基於此率先提出並系統分析了中國通俗小說的「講史意象敘事」傳統。

作者簡介

牛曉岑,男,遼寧鞍山人,上海交通大學文學博士,師從許建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元明清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參与國家社科重大項目「《王世貞全集》整理與研究」等多 個科研項目,獨自承擔《劍俠傳》《世說新語補》,參与《弇州山人四部稿》《明抄本弇州山人續稿》《皇明名臣琬琰錄》等古籍的點校整理工作。在《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學術論 文多篇,參与編寫《婁東文化精髓》等著作多部。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第二節 研究現狀
第三節 價值意義
第四節 方法路徑
第一章 取材篇:文學敘事的講史意象建構
第一節 意象與材料
一、意象概論
二、敘事中的意象
三、文史材料意象化的條件
第二節 經史典籍材料的文學意象化
一、「全相平話五種」選用的經史典籍材料
二、傳奇歷史故事的挖掘與意象的建構
第三節 文人小說材料的講史意象化
一、「全相平話五種」化用的文人小說
二、以奇事講史的意象建構之法
第四節 與通俗文學同構互補的意象建構
一、與「全相平話五種」選材相同或相似的通俗文學作品
二、同構互補與意象結構
第五節 信仰元素與敘事意象的拓展
一、「全相平話五種」中的信仰元素
二、仙道神佛與世俗歷史互為表裡
小結
第二章 意象篇:「物」「事」一體的講史意象表意敘事體系
第一節 「全相平話五種」敘事意象的構成
一、「全相平話五種」中意象的兩大類型
二、「全相平話五種」中物意象的具體形態類別
三、「全相平話五種」中事意象的組合方式
第二節 「全相平話五種」物意象的表意與敘事
一、「全相平話五種」中物意象的表意
二、「全相平話五種」中物意象的敘事
三、「全相平話五種」物意象表意敘事的講史特色
第三節 「全相平話五種」事意象的表意與敘事
一、「全相平話五種」中事意象的表意
二、「全相平話五種」事意象表意的講史化層次設計
三、「全相平話五種」中事意象的敘事
四、「全相平話五種」事意象敘事的講史化推進形式
第四節 「全相平話五種」物、事意象表意敘事的一體性建構
一、「全相平話五種」以事意象為主體的意象敘事體系
二、「全相平話五種」對物意象敘事價值的有益探索
三、「全相平話五種」中物、事意象的有機結合
小結
第三章 結構篇:講史敘事的意圖結構
第一節 「全相平話五種」中主要人物意圖與意象敘事結構的主幹
一、《武王伐紂平話》主要人物的意象敘事序列和人生長期意圖敘寫
二、《七國春秋平話》主要人物的意象敘事序列和人生長期意圖敘寫
三、《秦並六國平話》主要人物的意象敘事序列和人生長期意圖敘寫
四、《前漢書平話》主要人物的意象敘事序列和人生長期意圖敘寫
五、《三國志平話》主要人物的意象敘事序列和人生長期意圖敘寫
第二節 「全相平話五種」中重要人物意圖與意象敘事結構的枝幹
一、《武王伐紂平話》重要人物意圖敘寫
二、《七國春秋平話》重要人物意圖敘寫
三、《秦並六國平話》重要人物意圖敘寫
四、《前漢書平話》重要人物意圖敘寫
五、《三國志平話》重要人物意圖敘寫
第三節 人物意圖的交叉關聯與「全相平話五種」敘事的主體結構
一、「全相平話五種」的魚骨形網狀結構
二、「全相平話五種」主體結構的兩大具體形態
小結
第四章 內涵篇:重構歷史以揚善勸進
第一節 「利他」與「超人」:人物意圖及其實現形態中的敘事意圖
一、「全相平話五種」人物意圖的倫理道德分析
二、「全相平話五種」人物意圖實現形態的「利他」特徵
三、「全相平話五種」意圖結構的「超人」屬性
第二節 「命運」與「天理」:雙重結構中的敘事意圖
一、「全相平話五種」的雙重結構
二、雙重結構的敘事意圖結構內核
三、敬畏、對抗與超越:平話「天命」觀新論
第三節 敘述者的出場:法度中的敘事意圖
一、特殊意象:直接寄寓和推進敘述者意圖的意象
二、限知敘事:俯瞰視角與虛化空間中的敘事意圖
三、時間機制:時間跳躍與敘事意圖的同構
四、詩詞韻文等非敘事性文字:敘事意圖的直說
第四節 作者意圖暨「全相平話五種」的思想文化內涵
一、作者、敘述者、人物的意圖關係與敘事的文本內涵
二、「講史」敘事的勸善底色
三、「講史」與「英雄敘事」
小結
第五章 影響篇:中國古代長篇通俗小說敘事經典範型的確立
第一節 融合詩史之意象敘事體系的建構
一、依託史料建構文學意象的典範價值
二、「意象敘事」與「世代累積型」小說
三、「物」「事」渾融之意象體系的形成與完善
第二節 明暗照應的樹形網狀敘事結構范型的確立
一、樹形網狀結構范型的形成
二、由雙重結構到明暗結構
第三節 「揚善勸進」小說故事類型的典範價值
一、重構歷史的經典範型
二、借人物意圖實現形態寄寓勸懲的典型模式
三、歌頌「超人」式英雄奮鬥的思想範式
第四節 通俗小說敘事風格的形成
一、時空機制與敘事心理的同構
二、意象設置的明暢與隱曲
三、行為敘述的鄉土市井味
四、敘述意欲的張力與平衡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