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論書法之美 嵇紹玉 978751492885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書店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2
商品編號: 978751492885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三論書法之美
ISBN:9787514928853
出版社:中國書店
著編譯者:嵇紹玉
頁數:29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798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三論書法之美》是作者結合多年書寫經驗集成的一本論文集,主要收錄了作者近年來已經公開發表的論文。主要研究內容涉及書法美學、書法審美範疇、書法教育、書法品評等方面。其中書法審美包括:《書法審美「共鳴」的前置條件》《淺析傳統書法審美「自覺」的標準》《書法審美「緣情」之被動色調》等;書法品評涉及先秦兩漢到近現代,其中魏晉時期的文章較多,如《王獻之書法缺憾的是什麼?》《「鍾繇三體」的里程碑意義》《淺析書法「取法魏晉」的態度與模式》。該書涉獵多個書法熱點問題,並對其進行了深入探究,對書法研究者和愛好者有較大的參考學習價值。

作者簡介 嵇紹玉,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現供職江蘇省鹽城市教育局,曾遊學加拿大、英國、日本等國,發表學術論文、讀書隨筆80餘萬字。

目錄 宣洩:盛世書法風格形成的新視角
書法審美「共鳴」的前置條件
王獻之書法的缺憾是什麼?
民國碑學何以日漸式微
早期書論何以稍遜風騷
書法教學課程改革需要底線思維
北朝書法固守「古樸」的審美意義
「唐尚法」內涵的層次分析
傳統書法「韻」晉、宋之別
書畫「南北之論」何以同途殊歸
早期書法是如何剝離「拙樸」風格的
書法「復古」難以逾越的制約因素
淺析古代書法蒙學利與弊
楚「虛幻意象」在後期書法演進中的薪火延續
淺析傳統書法審美「自覺」的標準
明代書家的信念充溢著什麼?
簡牘在沒落前的「自我救贖」
書法「雄渾」審美形成中的民族心理作用
不應忽略明傅山「四寧四毋」說的針對性
書法抒情張力的層次分析
「書如其人」說的誤導性
淺析書法「道法自然」的本質屬性
「結繩」:5000多年前劃破混沌的閃電
「滋味」:傳統書法審美的詩意表達
「月令」文化對傳統書法嬗變的啟迪
「抽象」:人類思維最燦爛的花朵
「錯落」在傳統書法中之審美價值
書法審美風尚的「邊緣化」呈現
書法審美「緣情」之被動色調
傳統書法以何超越「功利」色彩
傳統書法「靈性」之培育與衍生
早期書論「綺靡濃艷」之背後
淺析傳統書法的「排異」功能
樂生意識:促進「晉韻」向「唐法」有機轉換
倫理:對書法審美的負面干預
「小氣」:湮沒南宋書法的前景
淺析書法「取法魏晉」的態度與模式
「破鋒」的脈絡賡續、拓展及審美意義——淺析張海先生書法的藝術特色
「五氣」呈瑞恰如天樂交響——張海先生書作《醉翁亭記》賞析
從「十美」邏輯順序看康有為書法審美糾結
從「別子為祖」宗族觀看書法朝代風尚之變
淺析書法「附會」審美的緣由及屬性
淺析其他藝術對書法審美的不適滲透
「鍾繇三體」的里程碑意義
書法「激進式」演變的模態及意義
《江蘇教育》卷首語四篇
早期書論「質」之含義詮釋
注人民族性:書法美學別開生面之一頁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