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音樂美學的概述
二節 音樂的存在方式
三節 音樂的美與審美
二章 中外音樂美學思想的演變044
第一節 中國代音樂美學思想044二節 中國近現代音樂美學思想061三節 西方音樂美學思想的演變067
三章 音樂的形式美075
第一節 音樂形式的要素與組織
二節 音樂形式美的構成法則083三節 音樂的題材與表現手法092四節 音樂的體裁與風格流派102
四章 音樂的內容美117
第一節 音樂內容的基本含義117二節
音樂內容的美學特徵
三節
音樂內容與感表現125
五章 音樂美學在音樂創作中的應用130
第一節 音樂創作的本質與過程130
二節 音樂創作中的美學規律
三節 音樂創作中的美學原則145
六章 音樂美學在音樂表演中的應用151
第一節 音樂表演的本質與作用151二節 音樂表演中的美學原則156三節 音樂表演中的美學問題161
七章 音樂美學在音樂教育中的應用167
第一節 音樂審美教育的價值167二節 音樂教育的美學原理
三節 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178
參考文獻
前言
音樂美學是一門研究音樂美的本質、形成及規律性的學科,屬_xFFFF_美學的一個分支領域,也是音樂學的基礎性理論學科。音樂美學主要研究的是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如何通過聲音和節 奏等元素來表達感、傳達思想,並引發聽者的審美體驗和感反應。音樂作為一種能夠觸及人性深處感的藝術形式,對於豐富個人的生活曆、激發內在智慧、心靈的溝通以及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感聯繫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音樂美學在音樂創作、音樂表演、音樂教育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在音樂創作領域,音樂美學可以啟發作曲家開拓新的創作思路,引導他們深人探索音樂的表現力和表達方式。音樂美學的研究成果還能夠幫助作曲家更好地與聽行感和思想交流,提升作品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影響力。在音樂表演方面,音樂美學教育有利於表演者深入理解作品的美學內涵,指導他們在表演中更地表達作品的感和主題。通過運用音樂美學原理,表演者能夠更好地把握作品的風格和演繹方式,提高表演的藝術水平和感染力。在音樂教育領域,音樂美學的應用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創造性思維。通過音樂美學教育,學生不僅能夠欣賞到音樂的美,還能夠理解音樂背後的文化意義和哲學思想,從而個性發展和心靈成長。
本書括七章 。章 為緒論,主要探討與音樂美學相關的理論基礎括音樂美學的概念、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等。二章 為中外音樂美學思想的演變,主要研究今中外影響深遠的音樂美學思想與觀念。三章 、四章 主要分析音樂的形式美、內容美,其中形式美是音樂作品對外界呈現的直觀美,它直接影響聽眾的審美體驗和感反應;內容美則是音樂內在的精神美,它可以引導聽眾對音樂作行深人的思考並產生感共鳴。五章 、六章 和七章 分別探討了音樂美學在音樂創作、音樂表演和音樂教育中的應用,旨在揭示音樂美學在各領域中的應用規律與原則,並為音樂實踐活動提供一定的指導意義而音樂藝術的長遠發展。
摘要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音樂美學的概述
一、音樂美學的概念
音樂美學是研究人類音樂審美實踐普遍規律的一門特殊的藝術哲學。①音樂美學是音樂與美學的融合,具有一般美學的共性特徵,它將美學的理論視角與方應用於音樂藝術的分析與解讀中,旨在揭示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內在美感及審美現象。音樂美學不只是表面的音樂分析,它追求的是音樂藝術的根本性原理和普遍性規律的探索。音樂美學領域研究的內括音樂作品的結構與形式、音樂創作、表演及音樂在社會文化背景能和作用。這一研究領域的理論性和專業知識性特點尤為突出,它要求研究者要對音樂藝術有深刻的理解,並且具備高度的理論洞察力和分析能力。
音樂美學探討的是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深層意義和普遍規律,它遠遠了音樂技法或歷史的研究,主要探索音樂的本質和音樂的藝術規律性。音樂美學並非關注單一的音樂作品或者表演,而是主要研究影響所有音樂作品和音樂實踐的共通問題和規律。音樂美學研究需要理解音樂的終概念和意義,探索音樂如何作為一種美學現象與人的感、思想和文化相交織。因此,音樂美學不只是音樂的一門理論研究還是一種深人探討和理解音樂在人類生活中的角色和價值的方式,旨在揭示音樂背後的普遍美學原則,以及音樂如何作為一種的藝術形式,反映和塑造人類的感和文化生活。
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音樂主要通過聽覺感知,使用不可見不可觸摸的聲音材料來構建其藝術世界。在這一過程中,聲音的組織和表達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語言-一種與日常語言截然不同、更為複雜和細膩的語言。音樂語言的特性使音樂作品能夠傳達豐富而深刻的感和思想,這些內容往往是抽象的、具有象徵性的,難以用語言直接描述或解釋。也正是因為音樂的這種性,音樂美學才能顯示出的研究價值,才能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音樂藝術的特徵,揭示音樂所遵循的特殊美學規律。通過對音樂美學的深人和系統研究,人們能夠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中的聲音組織和結構,深入挖掘音樂所能表達的感深度和豐富內涵。因此,音樂美學的研究不限於表面的音樂分析,它探討的是音樂如何作為一種的語言,傳達人類內心深處的感和驗;研究的是音樂如何在不同文化和社會背景下發揮作用,如何反映和塑造個人的身份和群體的價值。
作者簡介
郝媛媛,員,內蒙藝術
學院音樂學院管弦系單簧管專業教師,畢業于內蒙大學藝術學院。任”雄鷹管樂團”團長。從事單簧管教學與舞臺實踐工作多年,常參與各型管樂國際、國內交流研討及大師班課程。文《如何激發學生學管的興趣》《淺談高校音樂專業的教學改革》、《單簧管手指及其教學》、《淺談影視音樂如何輔助大學音樂教學》等,擔任《管樂合奏教學與實踐》《蒙族風格管樂室內樂作品的教學與實踐研究》課題研究主持人。演奏及教學驗豐富,多次參加國內室內樂大賽並獲獎,所教授的學生在國內各種比賽中,獲得獨奏、重奏、合奏的各種獎項。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