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通史新義
ISBN:9787573215635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著編譯者:何炳松
頁數:18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書號:173787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內容簡介
本書是何炳松的編譯之作。全書由導言、上編、下編、結論構成,其中導言部分名為「歷史研究法與社會科學」;上編名為「社會史料研究法」,分十章;下編名為「社會史研究法」,分十一章。是書介紹了西方最新的通史義例及史學研究成果,可為當時的史學界提供參考。本書是作者對作為社會科學之一的史學研究的方法論探討,分為史料學和社會史方法兩個方面。論及有關史料的性質、來源、考訂、辨偽、編比等方面;研究方法部分則包含社會史與史學之關係、社會史之現狀、社會史之系統、社會史之編比等,是書還介紹了西方的史學成果,對於其後的史學研究及史著編撰有指導作用。
目錄
出版說明
自序
導言 歷史研究法與社會科學
(一)歷史研究法——歷史之性質——歷史研究法之間接性質——歷史之作用
(二)社會科學——此名詞之舊義——實在之意義——社會科學之性質
(三)社會科學中歷史研究法之必要——(一)對於現代現象之研究——(二)對於現象演化之研究
上編 社會史料研究法
第一章 史料之理論
(一)史料之性質——史料為一種過去行為之遺迹——產生史料各種必要工作之解析:文筆,語言,思想,信仰,知識;各種工作與實際真相之連鎖
(二)史料之來歷——知人論世之必要——決定來歷之各種步驟
第二章 考訂之原理
(一)考訂之必要——輕信之自然傾向,輕信之動機
(二)考訂之雛形——證據觀念,司法證據理論之不足,分析之必要
(三)分析
(四)考訂之步驟
第三章 史料來歷之考訂
(一)史料來歷之考訂之條件
(二)社會科學材料上之特殊困難
第四章 詮釋之考訂
(一)初步之分析——分解為原質——實際上之方法——知識之限制——進行之速度
(二)詮釋之考訂——語言文字——文義——迂曲之意義——此種工作之結果
第五章 誠偽及正確之考訂
(一)二種考訂功夫之特殊條件——誠偽,變更原因,進行方法——正確,錯誤之原因,發見錯誤之方法
(二)共通之工作——審問,史料產生之一般狀況,各種工作之特殊條件,可疑之事件——結果
第六章 事實之利用
(一)斷定事實之困難——實際上之解決
(二)容有之事實——極難誣罔之事實——極難致誤之事實——非常之斷語適足為一種真相之假定
(三)各種獨立觀察之暗合——正當暗合之條件——研究斷語是否獨立之方法,來歷之考訂——獨立觀察之比較
第七章 事實之編比
(一)事實編比之條件——由史料中提出之事實狀況,程度,性質,及蓋然性之不同
(二)暫時之編比——專著,類纂
(三)事實之性質——一般事實或單獨事實,確定事實或可疑事實——生存,人類行為,動機
第八章 社會科學事實之編比
(一)社會科學中事實之性質——物質與心理之特性,絕對客觀方法之不可能
(二)社會之分析——社會分析與生物分析之不同——社會分析之抽象與主觀性,想象之地位
(三)編比之進程——比論之應用——問題之應用
第九章 並時事實之編比法
(一)社會事實主觀性質之結果——算學方法,生物學方法及歸納心理學方法之不合法——實際規則
(二)編比之方法——社會之一般狀況——主要社會現象表
第十章 連續事實之編比法
(一)社會之變動——變動與演化——社會演化與生物演化之不同
(二)變動之分析研究——各種步驟及考證上應注意之點
(三)演化之比較——統計方法——心理方法——演化之歷史進程,習慣之變動,個人之更替——科學結論之條件
下編 社會史研究法
第十一章 歷史之種類
(一)中國史學之發展——編年史——紀傳體——紀事本末——浙東史學之世系支派
(二)西洋史學之發展——上古時代之歷史,中古時代之歷史,文藝復興時代之歷史——專史與通史——專史之產生,世界史,全史
(三)歷史與社會科學之關係——社會科學因其為史料科學故應用歷史之考訂——社會科學中研究過去之必要——社會史之分類
第十二章 社會史之現狀
(一)各種歷史現狀之比較——專著——特種綱要與普通綱要——社會史之落後
(二)進步遲緩原因之原於事實性質者——事實之外部性質,史料之主觀性質,事實主觀部分獲得之較易——各種原理之歷史
(三)進步遲緩原因之原於史料種類者——著作之史料,保存之史料,出版之史料——記事史料,文學史料,教育史料,實用史料之選擇
第十三章 社會事實之編比
(一)編比之必要——並時事實與連續事實
(二)並時事實之編比法——審問,歷史審問與研究審問之不同
(三)社會史之標準——地理上之劃分——應有問題——現象之描寫
第十四章 社會史之特殊困難
(一)決定事實數量之必要——歷史中之定性知識——社會事實中數量決定之必要
(二)決定數量之方法——度量——計數——估值——舉隅——通概
(三)實際上之結果——特殊之規則——編著之限制
第十五章 社會團體之決定
(一)社會事實之特性——人類抽象限定之事實——個人行為——標式行為——集合行為
(二)團體——明定社會團體之困難,與生物團體之並用——歷史團體之普通性質——社會史之特殊困難,注意之點及限制
第十六章 演化之研究
(一)演化研究之條件——統計圖表之用及條件——生物學上與社會科學上演化之不同——演化之種類——產生演化之事實之決定
(二)特種演化之條件——生產,轉移,分配
(三)了解演化之條件——用比較法確定習慣之變動——新陳代謝所產之演化,確定之困難
第十七章 各類歷史聯合之必要
(一)靜的研究——事實之連鎖,孟德斯鳩,德國派——習慣之共通性,集合行動之共通性
(二)演化之研究——各種變動中之連鎖
(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