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為明代鍾惺所撰史論著作,從《左傳》《國語》《戰國策》《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等史書中選取史事,隨事摘錄,附以己見。鍾惺創作《史懷》的初衷在於:他崇尚古人,希望能「懷抱古今」,對晚明浮靡世風進行全面反撥,「發古人之真精神」。在明代後期眾多的史論著述中,鍾惺的《史懷》有其不可忽略的學術地位,對於今人理解當時學術風氣及建立歷史視野、理解歷史內涵,依然有著啟發意義。整理者以明刻陶珽許豸合刻二十卷本為底本,將鄒麟之序十七卷本中少量校語、陶珽評語,許豸評語盡數錄入,並以腳註形式注出原文所涉史料史源,使得點校本成為一個易讀全面的整理本。作者簡介
鍾惺(1574—1625),字伯敬,號退谷、止公居士,湖北天門人,明代文學家。鍾惺在詩文上主張反擬古,主性靈,求新求奇文風。這對傳統散文有所突破,對晚明小品文的大量產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而其狹窄的題材及情懷,艱澀幽冷的語言文風,也束縛了他在創作上取得更大的成就。清代曾將「竟陵」之作列為禁書,詆毀排擠甚烈。鍾惺著作有《隱秀軒集》、《如面潭》、《詩經圖史合考》、《毛詩解》。小說《混唐後傳》,學者們懷疑是後人假託鍾惺之名所作,至今尚無定論。目錄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