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王萌,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抗日戰爭史、近代中日關係史。主持並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等多項課題,出版專著《戰時環境下日本在華棉紡織業研究(1937一1941)》,於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
目錄 第一部分 「革命」與「近代化」的話語糾葛
第一章 蔣廷黻《中國近代史》與「近代化」話語體系
第一節 《中國近代史》的出版與傳播
第二節 蔣著「近代化」話語體系的核心觀點
第三節 蔣著「近代化」話語體系涉及的相關問題
第四節 關於蔣著「近代化」話語體系的多元聲音
小結
第二章 範文瀾《中國近代史》(上冊)與第一種「革命」話語體系
第一節 對近代中外戰爭的評述
第二節 對兩次農民運動的讚譽
第三節 對清廷兩次改良運動的批判
小結
第三章 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與第二種「革命」話語體系
第一節 胡繩生平與其著旨趣
第二節 胡著關於「三次革命高潮」的敘述
第三節 關於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及相關問題的評述
小結
第四章 張海鵬、翟金懿《簡明中國近代史讀本》與第三種「革命」話語體系
第一節 核心話語:「沉淪」「谷底」與「上升」
第二節 對甲午戰前重要史事的敘論
第三節 對甲午戰後重要史事的評價
第四節 體系脈絡與啟示
小結
第二部分 歷史教育與話語體系建構
第五章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歷史教育界對民族國家歷史話語體系的構建
第一節 近代以來中國歷史教育的變革與開展
第二節 民族主義與國家觀的融合與演變
第三節 歷史學話語體系的近代指向
小結
第六章 20世紀20年代歷史教育界對公眾歷史學話語體系的探索
第一節 歷史學話語體系對「革命」的納入
第二節 世界史教育與歷史學話語體系的完善
小結
第三部分 教科書中的話語體系
第七章 四版高校《中國近代史》教材所見話語體系之變遷
第一節 四版教材不同的編撰目的
第二節 關於「鴉片戰爭」的話語表述
第三節 關於「太平天國革命」的話語表述
第四節 關於「半殖民地社會逐步加深」歷史進程的話語表述
第五節 關於「義和團運動」的話語表述
第六節 關於「辛亥革命」的話語表述
第七節 關於「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終結」的話語表述
小結
附錄
參考資料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