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項目1 無人機測繪概述
1 1 無人機測繪基礎 2
1 2 無人機測繪的優缺點 3
1 3 無人機測繪的發展 5
1 4 無人機測繪的任務載荷 7
思政小課堂:開拓創新——王家耀 13
項目2 無人機系統 15
2 1 無人機的定義 16
2 2 無人機的分類 17
2 3 無人機的特點 18
2 4 無人機的系統構成 18
思政小課堂:測繪模範——國測一大隊 23
項目3 無人機地面站航線規劃與設計 26
3 1 無人機航線規劃概述 27
3 2 無人機航線規劃流程 28
項目案例1:基於無距無人機管家的航線規劃與設計 29
項目案例2:基於飛馬無人機管家的航線規劃與設計 33
項目案例3:基於飛機控制中心的航線規劃與設計 36
思政小課堂:愛國敬業——張祖勳 45
項目4 像片控制點採集與編輯 47
4 1 準備工作 48
4 2 像控點採集 50
思政小課堂:民族品牌,大疆無人機 53
項目5 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 57
5 1 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技術 58
5 2 無人機航空影像數據采集 60
思政小課堂:測繪屆的”工人師傅”——劉先林 66
項目6 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數據處理 69
6 1 無人機航測DOM,DSM及DEM生產 70
項目案例1:基於Pix4Dmapper軟件的DSM與DOM生產 77
項目案例2:基於PhotoScan軟件的DSM與DOM生產 90
項目案例3:基於點雲智繪軟件的DEM生產 104
6 2 無人機傾斜攝影實景三維模型生產 107
項目案例1:基於ContextCapture軟件的實景三維模型生產 111
項目案例2:基於Smart3D軟件的實景三維模型生產 125
6 3 無人機傾斜攝影DLG生產 143
項目案例:基於清華山維(EPS)軟件的DLG生產 148
思政小課堂:北斗精神 166
項目7 無人機雷達技術應用 170
7 1 機載雷達概述 171
7 2 機載雷達外業數據采集 173
7 3 機載雷達內業數據處理 175
7 4 機載雷達數據的應用 184
7 5 機載雷達技術展望 186
思政小課堂:保密意識 187
項目8 無人機模擬器模擬飛行 189
8 1 無人機遙控器 190
8 2 模擬飛行 192
8 3 模擬器功能介紹 200
思政小課堂:合法航飛 203
項目9 無人機測繪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 207
9 1 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應用 208
9 2 在應急測繪中的應用 209
9 3 在電力行業中的應用 210
9 4 在農業行業中的應用 211
9 5 在水利行業中的應用 212
9 6 在林業行業中的應用 213
9 7 在交通領域的應用 214
9 8 在資源調查和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215
思政小課堂:中國航測與遙感之父——王之卓 217
項目10 無人機法律法規及空域申請 220
項目11 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 225
項目12 無人機攝影測量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4
參考文獻 244
附錄 245
二維碼資源索引 246
前言/序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三大戰略共同服務于創新型國家的建設。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對促進就業創業、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增進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義。
無人機測繪技術是一種高度集成的現代測繪手段,它融合了無人機技術、遙感(RS)技術、地理信息系統(GIS)和計算機技術等多個領域的技術,實現自動化、智能化、專業化地應用於應急測繪保障、數字城市建設、國土資源領域農林業領域及水利相關領域等方面,具有應用範圍廣、作業成本低續航時間長、影像實時傳輸、高危地區探測圖像精細、機動靈活等優點,是衛星遙感與載人機航空遙感的有力補充,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本書在系統歸納無人機測繪基本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對無人機測繪系統結構、無人機飛行基本原理、無人機安全飛行操控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像片控制測量無人機航線規劃、無人機影像4D產品生產無人機傾斜攝影數據三維實景建模無人機傾斜實景三維模型DLG生產及無人機測繪技術的應用等知識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實踐總結。
本書的編寫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深化三教改革,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以真實的工程任務為載體,基於工作過程組織教學,校企協同開發生產性學習任務,探索實施課證融通有效路徑,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品質塑造貫穿教學全過程。本書的主要特色體現在5個方面。
(1)以注重實踐、理論夠用為原則,以無人機測繪的實際工作項目為導向整合和優化教學內容,突出現代化技術在無人機測繪內外業中的應用。
(2)系統設計專業課程思政教育體系深入挖掘課程思政教育資源。
(3)根據高職教育特點,從企業聘請了生產一線專家、高技能人才共同開發體現校企深度融合特色的項目化教材。
(4)建立紙質教材和數字化資源數字課程的有機聯繫,支持學習者使用移動終端設備學習,從而提高教材的適用性和服務課程教學的能力。
(5)教學內容對接工作內容,介紹多款當前測繪地理信息行業主流工作平臺,包括:Pix4D、PhotoScan、ContextCapture、Smart3D、EPS等。
本書為校企、校際聯合開發教材,分為12個項目,由遼寧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劉岩尹寶田擔任主編,遼寧生態工程職業學院李金生、李玲玲擔任副主編,遼寧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矯麗娜遼寧千星北斗測繪科技有限公司王慶海瀋陽市勘察測繪研究院有限公司馬小淞、遼寧米測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於中偉參與教材編寫與生產實踐案例製作。參加編寫人員分工如下:劉岩編寫項目1、2、3、4、5,尹寶田編寫項目6中的6 1、6 2,李金生編寫項目7、8,李玲玲編寫項目6中的6 3、項目9,矯麗娜編寫項目12,企業專家王慶海、馬小淞於中偉共同編寫項目10,11,並提供企業實際生產典型案例。劉岩、尹寶田統稿製作並加入數字化資源、習題等,由遼寧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張博教授統審全書。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引用了大量的規範、專業文獻和其他相關資料,恕未一一注明,在此向有關作者表示衷心感謝。
鑒於編者水平有限本書難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提出寶貴意見,以便日後進一步修正與完善。
編者
2025年3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