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全書採用歷時性敘述結構,首先從日本集合住宅的發展歷程及政策措施(概論)、住區形態、生活模式與戶型平面、技術體系等4個層面展現了日本集合住宅的發展演變,這些內容分別對應本書前面4個章 節 。其次,通過前面章 節 的總結,闡述了長期優良型集合住宅設計策略與方法,構建了日本集合住宅的長期優良性能評價體系,並對日本典型集合住宅案例進行評價。通過對集合住宅的類型演變、設計策略及性能評價的研究,為多方面理解集合住宅問題提供了一種思路,從而能更加辯證地思考我國集合住宅未來發展的方向。
目錄
第一章 概論
日本集合住宅供給概況/001
第一階段:集合住宅萌芽時期/005
第二階段:大量供給時期/008
第三階段:多樣化探索時期/012
第四階段:再生時期/017
第二章 住區形態
1920年代歐美街區型高密度住區模式的引進/023
1940年代行列式住區的出現/027
大量供給時期基於行列式的住區建築形態發展/028
多樣化探索時期注重內街品質的圍合型住區/036
再生時期基於街道綜合品質的高密度住區/039
第三章 生活模式與戶型平面
“家制度”影響下的K型平面/045
基於”食寢分離”理論的DK型平面/047
適應現代居住生活的LDK型平面/052
標準化設計的反思與多樣化探索/056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