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結構體系的抗震韌性-理論 設計 模擬與試驗 郭彤 徐剛 李愛群 978711177278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機械工業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1,068
商品編號: 978711177278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建築結構體系的抗震韌性-理論 設計 模擬與試驗
ISBN:9787111772781
出版社:機械工業
著編譯者:郭彤 徐剛 李愛群
頁數:27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680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地震災害是人類生存、社會與經濟發展所面臨的重大自然災害之一。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建設韌性城市的發展目標。建築結構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核心組成部分,其長期安全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直接影響著城市的正常運行與發展。因此,發展建築結構抗震韌性相關理論和技術,不僅增強城市基礎設施在複雜環境下的適應性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而且助力城市更新與安全韌性提升行動的深入實施,為我國韌性城市戰略目標的實現奠定堅實的科學基礎。 本書針對剪力牆結構和框架結構,從理論、設計、模擬和試驗四個方面介紹了新型抗震韌性提升技術。上篇(第1~7章)主要探討了剪力牆結構的抗震韌性,創新性地提出混凝土夾心剪力牆,進行了彈性力學分析、試驗研究和數值模擬;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適用於裝配式混凝土夾心剪力牆的韌性連接方式,並開展了牆體和結構試驗研究、數值模擬和力學性能分析,最終提出了基於位移的抗震設計方法,並通過設計算例進行了驗證。下篇(第8~12章)聚焦于框架結構的抗震韌性,提出並分析了新型旋轉自複位節點,探討了其受力特點和抗震性能;設計了新型自複位支撐,並通過理論和試驗研究驗證其力學性能;提出了預測自複位結構非線性響應的一種新方法,並通過動力時程分析驗證了其預測精度優於傳統方法;通過大比例振動台試驗和數值模擬分析,驗證了新型自複位框架結構體系的有效性和應用潛力。第13章為小結,總結了本領域現存的主要問題,並對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 本書適用於建築結構設計人員和工程抗震研究人員閱讀,也可供高等院校從事相關科研和教學工作的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郭彤 東南大學首席教授、二級教授、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會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江蘇省特聘教授。現任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長大橋樑安全長壽與健康運維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主要從事結構狀態評估與性能提升領域的研究,包括結構健康監測與狀態評估、新型抗震結構體系及結構振動控制等。連續入選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斯坦福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項)等30餘項科研項目,已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SCI論文250篇),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50餘件(美國、澳大利亞專利3件),主編/參編著作4部、國家/行業/省級標準15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一等獎3項、國家級行業學會科技特/一等獎3項、日內瓦國際發明博覽會金獎和特別金獎等。擔任10餘種SCI和中文頂級期刊副主編/編委。

目錄

前言
上篇 抗震韌性剪力牆結構
第1章 緒論
1 1 研究背景
1 2 研究現狀
1 2 1 傳統混凝土剪力牆
1 2 2 改進混凝土剪力牆
1 2 3 剛性連接裝配式混凝土剪力牆
1 2 4 耗能連接裝配式混凝土剪力牆
1 3 本篇研究內容
本章參考文獻
第2章 混凝土夾心剪力牆的彈性力學分析
2 1 理論基礎
2 2 力學分析
2 2 1 分析模型
2 2 2 彈性力學解
2 3 多夾心剪力牆
2 4 結果討論
2 5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3章 混凝土夾心剪力牆的抗震性能試驗研究
3 1 試驗概述
3 1 1 試件設計
3 1 2 材料屬性和載入裝置
3 1 3 載入制度與測點布置
3 2 試驗結果分析
3 2 1 破壞形態
3 2 2 水平力-位移曲線
3 2 3 承載能力和變形能力
3 2 4 剛度退化和耗能能力
3 3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4章 混凝土夾心剪力牆的抗震性能影響因素分析
4 1 數值模型
4 1 1 材料本構
4 1 2 單元和邊界
4 1 3 模型和求解
4 2 結果對比分析
4 2 1 骨架曲線對比
4 2 2 破壞形態對比
4 3 抗震性能影響因素分析
4 3 1 軸壓比
4 3 2 剪跨比
4 3 3 夾心段長度比
4 3 4 夾心板厚度比
4 4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5章 裝配式混凝土夾心剪力牆結構的抗震性能試驗研究
5 1 牆體試驗設計
5 2 牆體試驗結果分析
5 2 1 破壞形態
5 2 2 水平力-位移曲線
5 2 3 剛度退化和耗能能力
5 3 結構試驗設計
5 3 1 試件描述
5 3 2 材料屬性
5 3 3 載入裝置
5 3 4 載入制度和測點布置
5 4 結構試驗結果分析
5 4 1 水平力-位移曲線
5 4 2 破壞形態
5 4 3 耗能能力
5 4 4 自複位能力
5 5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6章 裝配式混凝土夾心剪力牆結構的力學性能分析與評估
6 1 牆體數值模擬分析研究
6 1 1 數值模擬對比分析
6 1 2 抗震性能影響因素分析
6 2 結構數值模擬分析研究
6 2 1 數值模擬對比分析
6 2 2 抗震性能影響因素分析
6 3 摩擦耗能連接裝配式結構力學性能評估
6 3 1 受力分析
6 3 2 試驗對比分析
6 4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7章 裝配式混凝土夾心剪力牆結構的抗震設計方法研究
7 1 基於位移的抗震設計方法
7 1 1 性能目標
7 1 2 設計步驟
7 1 3 設計算例
7 2 直接基於震后可修復性的抗震設計方法
7 2 1 非線性位移比譜與殘餘位移比譜
7 2 2 抗震設計方法
7 2 3 設計算例
7 3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下篇 抗震韌性框架結構
第8章 緒論
8 1 研究背景
8 2 自複位裝置研究現狀
8 2 1 形狀記憶合金類
8 2 2 預應力絲束類
8 2 3 機械彈簧類
8 3 自複位結構研究現狀
8 3 1 試驗研究
8 3 2 抗震分析與設計
8 4 本篇研究內容
本章參考文獻
第9章 自複位節點的力學性能研究
9 1 引言
9 2 受力分析
9 2 1 工作原理
9 2 2 理論分析
9 2 3 數值模擬
9 2 4 參數分析
9 3 試驗研究
9 3 1 碟簧試驗
9 3 2 摩擦係數測定
9 3 3 節點試驗
9 4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10章 自複位支撐的力學性能研究
10 1 引言
10 2 工作原理
10 3 試驗研究
10 3 1 試驗概況
10 3 2 試驗結果
10 4 結構響應分析
10 4 1 數值模型
10 4 2 抗震設計方法
10 4 3 支撐框架原型結構
10 4 4 結果與討論
10 5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11章 自複位結構的等效線性化及設計方法研究
11 1 引言
11 2 滯回參數影響
11 3 傳統等效線性化方法
11 3 1 若干傳統等效線性化方法
11 3 2 不同方法的比較
11 4 創新等效線性化方法(Proposed方法)
11 4 1 最優等效線性化流程
11 4 2 回歸分析
11 5 有效性驗證
11 5 1 精度評估
11 5 2 響應預測
11 6 基於等效線性化模型的抗震設計方法
11 6 1 抗震設計方法
11 6 2 算例設計與分析驗證
11 7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12章 自複位拉索支撐鋼框架結構的抗震性能研究
12 1 引言
12 2 自複位摩擦阻尼器力學性能
12 2 1 理論分析
12 2 2 試驗研究
12 3 支撐框架結構振動台試驗
12 3 1 結構模型設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