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的文章均由林徽因單獨署名。其中,《論中國建築之幾個特徵》是林徽因發表的第一篇古建築研究論文,被譽為「中國建築史論的里程碑之作」。文章從中國建築的系統,到實用、堅固與美觀的統一,再到中國建築在世界建築史上的地位,最後談到中國建築的未來,幾乎概括了梁思成和林徽因畢生研究建築史的總綱。《中國建築之特徵與演進》是林徽因為梁思成所著《清式營造則例》所寫的「緒論」,闡明了中國古建築的「真髓所在」,在建築史學方面做出了極為重要的學術貢獻,堪稱林徽因學術研究的巔峰之作。《我們的首都》是1951年到1952年在《新觀察》上連載的十幾篇介紹北京古建築的文章的合集,此時的北京城已經開始遭到破壞,她想通過這種方式來說明北京古城的重要價值。與梁思成相比,林徽因雖然覺得建築之美主要是結構的自然表現,但也不排斥恰如其分的色彩與裝飾,因此她不間斷地做著相關的研究和設計工作。作者簡介
林徽因(1904~1955),福建閩縣(今福州)人,出生於浙江杭州。作家、詩人、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傳統景泰藍工藝的拯救者,建築師梁思成的妻子。1928年受聘于東北大學建築系,1949年受聘為清華大學建築系一級教授,擔任《中國建築史》課程併為研究生開《住宅概論》等專題課。1953年當選為中國建築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擔任《建築學報》編委、中國建築研究委員會委員。對中國古建築的保護及研究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目錄
論中國建築之幾個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