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捕集原理與技術 孫志明 劉波 刁琰琰 978711176961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機械工業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286
商品編號: 978711176961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二氧化碳捕集原理與技術
ISBN:9787111769613
出版社:機械工業
著編譯者:孫志明 劉波 刁琰琰
頁數:19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665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依託于戰略性新興領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體系建設團隊,由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重慶大學等國內開設碳儲科學與工程專業的高校與長期從事碳捕集領域的優勢科研單位合作編寫。 本書重點突出交叉學科特色,本著多元視角、融合創新的理念,深度聚焦二氧化碳捕集技術領域對創新人才培養的需求。 本書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幫助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時樹立綠色低碳理念,同時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本書配套有教學大綱、授課PPT、課後思考題參考答案、視頻、模擬試卷等教學資源,免費提供給選用本書的授課教師;重點、難點等配有二維碼鏈接視頻,便於開展混合式教學。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介紹了二氧化碳捕集基本原理與技術,共分為7章。第1章從二氧化碳排放現狀與氣候變化出發,引入碳中和與碳中和技術、二氧化碳捕集技術基礎概念與發展趨勢;第2章介紹了二氧化碳的吸收、吸附及膜分離理論;第3章介紹了二氧化碳吸收技術;第4章介紹了二氧化碳吸附技術;第5章介紹了二氧化碳膜分離與膜吸收技術;第6章介紹了集中排放二氧化碳捕集技術;第7章介紹了極稀濃度二氧化碳捕集技術。 本書可作為碳儲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環境工程、石油工程技術、採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等專業及相近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供相關領域從事二氧化碳捕集的工程技術人員、企業和政府從事碳減排管理等工作的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目錄

叢書序一
叢書序二
前言
第1章 緒論
1 1 二氧化碳排放與氣候變化
1 1 1 二氧化碳排放引起的全球行動
1 1 2 二氧化碳排放引起的氣候變化及影響
1 2 二氧化碳的排放
1 2 1 大氣中CO2的平均濃度
1 2 2 不同行業的CO2排放
1 3 碳中和與碳中和技術
1 3 1 碳中和目標的演進
1 3 2 碳中和技術體系概述
1 4 二氧化碳捕集技術基礎概念
1 4 1 二氧化碳捕集的定義
1 4 2 二氧化碳捕集方式
1 5 二氧化碳捕集技術發展趨勢
1 5 1 燃燒前捕集技術
1 5 2 富氧捕集技術
1 5 3 燃燒后捕集技術
1 5 4 空氣捕集技術
思考題
第2章 二氧化碳吸收、吸附及膜分離理論
2 1 二氧化碳吸收理論
2 1 1 吸收過程
2 1 2 物理吸收原理
2 1 3 化學吸收原理
2 2 二氧化碳吸附理論
2 2 1 吸附過程
2 2 2 物理吸附原理
2 2 3 化學吸附原理
2 2 4 吸附熱力學
2 2 5 吸附動力學
2 2 6 柱動態吸附
2 3 二氧化碳膜分離理論
2 3 1 膜分離過程
2 3 2 多孔膜分離機理
2 3 3 非多孔膜分離機理
思考題
第3章 二氧化碳吸收技術
3 1 物理吸收法
3 1 1 甲醇法
3 1 2 碳酸丙烯酯法
3 1 3 聚乙二醇二甲醚法
3 1 4 N-甲基-2-吡咯烷酮法
3 2 化學吸收法
3 2 1 有機胺法
3 2 2 熱鉀鹼法
3 2 3 氨法
3 2 4 離子液體法
3 2 5 相變吸收劑法
3 2 6 酶促吸收法
3 3 物理化學聯合吸收法
3 3 1 薩菲諾吸收法
3 3 2 Amisol吸收法
3 4 二氧化碳吸收關鍵設備
3 4 1 二氧化碳吸收塔
3 4 2 二氧化碳解吸塔
3 4 3 其他設備和系統
思考題
第4章 二氧化碳吸附技術
4 1 中高溫吸附二氧化碳材料
4 1 1 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
4 1 2 鋰基材料
4 1 3 金屬氧化物
4 2 低溫吸附二氧化碳材料
4 2 1 碳基吸附材料
4 2 2 沸石分子篩
4 2 3 天然非金屬礦物
4 2 4 介孔二氧化硅
4 2 5 金屬有機骨架化合物
4 2 6 多孔有機聚合物
4 3 二氧化碳吸附工藝
4 3 1 固定床
4 3 2 流化床
4 3 3 移動床
4 3 4 超重力床
思考題
第5章 二氧化碳膜分離與膜吸收技術
5 1 二氧化碳膜分離材料
5 1 1 二氧化碳分離高分子膜
5 1 2 二氧化碳分離無機膜
5 1 3 二氧化碳分離促進傳遞膜
5 1 4 二氧化碳分離混合基質膜
5 2 二氧化碳膜分離工藝與技術應用
5 2 1 二氧化碳膜分離性能評價
5 2 2 氣體膜分離二氧化碳系統組成
5 2 3 二氧化碳膜分離工藝流程
5 2 4 二氧化碳膜分離技術工業應用
5 3 二氧化碳膜吸收原理與技術
5 3 1 二氧化碳膜吸收原理
5 3 2 二氧化碳在膜接觸器中的傳質
5 3 3 二氧化碳膜吸收工藝流程
思考題
第6章 集中排放二氧化碳捕集技術
6 1 二氧化碳低溫分離技術
6 1 1 二氧化碳深冷分離技術
6 1 2 二氧化碳低溫冷凍氨技術
6 2 脫碳IGCC技術
6 2 1 IGCC系統原理及工藝過程
6 2 2 煤氣化技術原理及分類
6 2 3 IGCC技術的關鍵工藝
6 3 富氧燃燒技術
6 3 1 富氧燃燒技術原理及工藝過程
6 3 2 富氧燃燒技術分類
6 4 化學鏈燃燒技術
6 4 1 化學鏈燃燒基本原理
6 4 2 化學鏈燃燒技術的要素
思考題
第7章 極稀濃度二氧化碳捕集技術
7 1 從空氣中捕集二氧化碳的迫切性
7 1 1 生物體利用二氧化碳的局限性
7 1 2 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技術的局限性
7 1 3 空氣中直接捕集二氧化碳的原理及分類
7 2 吸收式極稀濃度二氧化碳捕集技術
7 2 1 二氧化碳吸收材料
7 2 2 二氧化碳吸收工藝
7 3 變壓式極稀濃度二氧化碳捕集技術
7 3 1 變壓二氧化碳吸附材料
7 3 2 變壓二氧化碳吸附工藝
7 4 其他極稀濃度二氧化碳捕集技術
7 4 1 生物法
7 4 2 礦化固定法
7 4 3 風化法
7 4 4 天然鹼固碳法
7 4 5 直接海洋捕集法
思考題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