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物焚燒最佳可行技術 9787122465931 弗雷德里克.紐瓦爾 吉安盧卡.庫薩諾 豪爾赫.戈梅斯.貝納維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化學工業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1,259
商品編號: 978712246593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廢物焚燒最佳可行技術
ISBN:9787122465931
出版社:化學工業
著編譯者:弗雷德里克.紐瓦爾 吉安盧卡.庫薩諾 豪爾赫.戈梅斯.貝納維
頁數:635頁:圖;26cm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665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廢物焚燒最佳可行技術 787122465931 弗雷德里克.紐瓦爾 吉安盧卡.庫薩諾 豪爾赫.戈梅斯.貝納維
編輯推薦
本書特點:
1、從時效角度看,該圖書出版時間為2019年12月,是全球範圍內廢物焚燒行業新的技術圖書;
2、從內容角度看,該圖書全面總結了目前歐洲發達國家各類廢物焚燒技術的優勢、劣勢以及歐盟針對廢物焚燒的相關政策法規。眾所周知,歐洲是廢物焚燒技術的發源地。與此同時,該書從焚燒技術、能源、環境等視角給出了廢物廢焚燒技術未來發展趨勢;
3、從技術角度看,該圖書的技術內容由多個渠道的信息資料整合而成,這些文件內均在歐洲IPPC局(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的監督和指導下進行撰寫,因此該圖書所敘述的廢物焚燒技術具有權威性,這也進一步保證了這些技術的先進性。

內容簡介
廢物焚燒最佳可行技術(BAT)參考文件(BREF)是系列文件的一部分,這些文件展示了歐盟成員國、相關行業、促進環境保護的非政府組織和委員會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的結果,其根據工業排放指令(2010/75/EU)(簡稱”指令”)第13 (1)條的要求,起草、審查並在必要時更新。本文檔由歐盟委員會根據指令第13 (6)條發佈。
廢物焚燒的 BREF 包括廢物焚燒廠和廢物協同焚燒廠所進行的廢物處置或回收,以及廢物焚燒產生的爐渣和/或底灰處理的廢物處置或回收。
廢物焚燒行業針對指令的重要問題包括: 大氣排放、水體排放以及從廢物中回收能源和材料的效率。第1章 提供了廢物焚燒部分的一般信息。第2章 提供了在廢物焚燒行業已經應用的常用工藝和通用技術信息,包括: 不同類型廢物的預處理、儲存與加工、熱處理、能量回收、煙氣淨化、廢水處理以及固體殘餘物的處理。第3章 描述了廢物焚燒行業報告中的廢物排放和消耗層次的當前範圍。在確定 BAT 時需要考慮的技術(即廣泛應用於廢物焚燒行業的技術)在第4章 中進行描述。第5章 描述了指令第3 (12)條中定義的 BAT 結論。第6章 提供了指令第3 (14)條中定義的 “新興技術”信息。第7章 給出結論意見和對未來工作的建議。第8章 為附件,列舉了大氣排放監測系統成本、能源效率計算示例以及數據收集情況等。

作者簡介
喬俊飛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環保自動化領域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項目負責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現任智慧環保北京實驗室主任、智能感知與自主控制教育部工程中心任,兼任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
長期從事計算智能與智能優化控制領域研究工作,在污染防治過程智能特徵檢測、自組織控制和多目標動態優化方面取得開創性成果,多項成果已廣泛應用於環保企業生產實踐,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湯健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智慧環保北京實驗室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小樣本數據建模和固廢處理過程智能優化控制。主持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十余項;獲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發表SCI論文80餘篇;申請中國/美國發明專利140余項;授權軟件著作權40余項;出版專著/譯著共8部。

目錄

第1章 廢物焚燒基礎知識 001
1 1 焚燒目的與基本概念 001
1 2 歐洲廢物焚燒概況 002
1 3 焚燒廠規模 006
1 4 廢物組成及工藝設計 007
1 5 主要環境問題 009
1 5 1 至大氣與水體中的污染排放 009
1 5 2 殘餘物的產生與可回收材料 010
1 5 3 工藝噪聲 011
1 5 4 能源生產與消耗 011
1 5 5 原材料與能源消耗 013
1 6 經濟信息 013
第2章 應用工藝和技術 018
2 1 概況與介紹 018
2 2 預處理、儲存與加工技術 019
2 2 1 城市固體廢物與類似廢物(MSW) 020
2 2 2 危險廢物 022
2 2 3 污水污泥 025
2 2 4 醫療廢物 028
2 3 熱處理階段 029
2 3 1 爐排焚燒爐 030
2 3 2 回轉窯 037
2 3 3 流化床 040
2 3 4 熱解與氣化系統 044
2 3 5 其他技術 054
2 4 能量回收階段 061
2 4 1 簡介與通用原則 061
2 4 2 影響能源效率的外部因素 062
2 4 3 廢物焚燒爐的能源效率 064
2 4 4 提高能量回收的已應用工藝 065
2 5 已應用的煙氣淨化與控制系統 072
2 5 1 FGC 技術應用匯總 072
2 5 2 全部組合式FGC 系統選項總述 072
2 5 3 粉塵排放減排技術 075
2 5 4 酸性氣體(例如HCl、HF 和SOX)排放減排技術 079
2 5 5 氮氧化物排放減排技術 084
2 5 6 汞排放減排技術 088
2 5 7 其他金屬排放減排技術 089
2 5 8 有機碳化合物排放減排技術 090
2 5 9 溫室氣體(CO2、N2O)排放減排技術 092
2 6 廢水處理技術 093
2 6 1 廢水控制的設計原則 093
2 6 2 煙氣淨化系統對廢水的影響 094
2 6 3 濕式煙氣淨化系統的廢水處理 094
2 6 4 危險廢物焚燒中的廢水處理 099
2 7 固體殘餘物處理技術 100
2 7 1 固體殘餘物種類 100
2 7 2 焚燒過程直接產生固體殘餘物的處理和回收利用 102
2 7 3 應用於煙氣淨化殘餘物的處理技術 103
2 8 安全裝置與措施 103
第3章 當前排放和消耗水平 105
3 1 概述 106
3 1 1 廢物焚燒出口物流中的物質分配 107
3 1 2 MSWI 的二英平衡示例 109
3 1 3 廢物焚燒廠原料煙氣的成分 110
3 2 排放至大氣 111
3 2 1 排放至大氣中的物質 111
3 2 2 廢物焚燒的大氣排放 116
3 3 排放至水體 175
3 3 1 煙氣淨化產生的廢水量 175
3 3 2 廢物焚燒廠廢水的其他潛在來源 176
3 3 3 無工藝水排放的焚燒廠 177
3 3 4 排放廢水的焚燒廠 177
3 4 固體殘餘物 197
3 4 1 固體殘餘物的質量流 197
3 4 2 固體殘餘物的組成和可浸出性 197
3 4 3 焚燒底灰/爐渣處理 213
3 5 能耗與產物 223
3 5 1 廢物焚燒廠能效計算 224
3 5 2 廢物能量回收數據 226
3 5 3 工藝能耗數據 234
3 6 噪聲 237
3 7 其他資源的利用 238
3 7 1 水消耗 238
3 7 2 其他消耗品與燃料 239
第4章 確定最佳可行技術需考慮的技術 241
4 1 提升環境績效的組織技術 242
4 1 1 環境管理系統(EMS) 242
4 1 2 確保廢物焚燒廠的持續運行 245
4 2 提升環境績效的運行技術 246
4 2 1 供給廢物的質量控制 246
4 2 2 廢物儲存 253
4 2 3 供給廢物預處理、廢物傳輸和裝載 259
4 3 熱處理技術 262
4 3 1 採用流體建模 267
4 3 2 設計增加輔助燃燒區的湍流 268
4 3 3 選擇與採用合適的燃燒控制系統和參數 269
4 3 4 一次風/二次風的供給與分配優化 273
4 3 5 預熱一次風和二次風 274
4 3 6 採用再循環煙氣代替部分二次風 275
4 3 7 採用富氧燃燒空氣 277
4 3 8 更高溫度焚燒(結渣) 279
4 3 9 增加廢物的燃盡程度 281
4 3 10 減少爐排篩下物 282
4 3 11 在焚燒爐內採用低煙氣速度和在鍋爐內對流段前設置空通道 283
4 3 12 確定廢物熱值和將其作為燃燒控制參數 284
4 4 增加能源回收的技術 285
4 4 1 優化整體能源效率和能源回收 285
4 4 2 減小煙氣體積 290
4 4 3 降低全流程能耗 291
4 4 4 選擇汽輪機 293
4 4 5 增加蒸汽參數和應用特殊材料減少鍋爐腐蝕 295
4 4 6 降低冷凝器壓力(即改善真空度) 297
4 4 7 優化鍋爐設計 299
4 4 8 採用集成化焚燒爐-鍋爐 301
4 4 9 採用屏式過熱器 302
4 4 10 採用低溫煙氣換熱器 303
4 4 11 採用煙氣冷凝洗滌器 305
4 4 12 採用熱泵增加熱回收 307
4 4 13 具有外部電廠水/蒸汽循環時的特殊配置 308
4 4 14 有效地清洗對流管束 310
4 5 煙氣淨化和大氣排放預防技術 311
4 5 1 選擇煙氣淨化系統時的考慮因素 311
4 5 2 粉塵排放減排技術 313
4 5 3 酸性氣體減排技術 318
4 5 4 氮氧化物減排技術 335
4 5 5 包括PCDD/F 在內的有機化合物減排技術 345
4 5 6 汞減排技術 355
4 5 7 採用碘和溴減排專用試劑 364
4 6 廢水處理與控制 365
4 6 1 無廢水煙氣淨化技術的應用 366
4 6 2 幹式底灰加工技術 367
4 6 3 採用鍋爐排水技術 369
4 6 4 採用廢水再循環替代廢水排放技術 370
4 6 5 依賴於污染物含量的廢水流分離和單獨處理技術 371
4 6 6 應用物理化學處理源自濕式煙氣淨化系統和其他污染水流污水的技術 372
4 6 7 汽提含氨濕式洗滌器廢水技術 373
4 6 8 採用離子交換進行汞分離的技術 374
4 6 9 分離處理源於不同濕式洗滌階段的廢水的技術 375
4 6 10 回收濕式洗滌器污水中的鹽酸的技術 375
4 6 11 回收濕式洗滌器污水中的石膏的技術 377
4 6 12 結晶技術 378
4 7 固體殘餘物處理技術 380
4 7 1 煙氣淨化殘餘物底灰的分離技術 380
4 7 2 底灰篩選/篩分與破碎技術 382
4 7 3 底灰中金屬的分離技術 383
4 7 4 基於老化的底灰處理技術 385
4 7 5 基於幹式處理系統的底灰處理技術 386
4 7 6 基於濕式處理系統的底灰處理技術 388
4 7 7 減少焚燒爐渣與底灰處理至大氣中排放的技術 393
4 7 8 廢水處理技術 394
4 8 噪聲 394
第5章 廢物焚燒的最佳可行技術結論 395
5 1 最佳可行技術結論 400
5 1 1 環境管理系統 400
5 1 2 監測 401
5 1 3 一般環境績效和燃燒性能 405
5 1 4 能源效率 408
5 1 5 大氣排放 410
5 1 6 水體排放 416
5 1 7 材料效率 419
5 1 8 噪聲 420
5 2 技術說明 421
5 2 1 通用技術 421
5 2 2 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技術 421
5 2 3 減少水體污染物排放的技術 422
5 2 4 管理技術 423
第6章 新興技術 424
6 1 汽輪機蒸汽的再加熱技術 424
6 2 用於減少焚燒廠煙氣中多鹵代芳烴和多環芳烴(PAH)的油洗滌器技術 425
6 3 無焰加壓富氧燃燒技術 426
6 4 從污水污泥焚燒灰中回收磷的技術 429
第7章 結束語和對未來工作的建議 431
第8章 附件 436
8 1 大氣排放監測系統的成本 436
8 2 能源效率計算示例 436
8 2 1 總電能效率 436
8 2 2 總能源效率 438
8 2 3 中間案例:聯合確定總電能效率和總能源效率 440
8 3 用於FGC 系統選擇的多準則評估示例 442
8 4 參與2016年數據收集的歐洲廢物焚燒廠 445
8 5 參與2016年數據收集的歐洲底灰處理廠 467
8 6 在2016 年數據采集中廢物焚燒廠報告的連續監測排放達到的日均和年均排放水平:詳細圖 470
8 7 在2016 年數據采集中廢物焚燒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