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社會的思想者-蘇珊·桑塔格視覺藝術文論研究 (已絕版 售缺) 9787305097348 副標題:蘇珊·桑塔格視覺藝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50
商品編號: 978730509734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9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景觀社會的思想者-蘇珊·桑塔格視覺藝術文論研究 (已絕版/售缺)
ISBN:9787305097348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著編譯者:副標題:蘇珊·桑塔格視覺藝術文論研究
叢書名:英語語言文學文叢
頁數:29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662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景觀社會的思想者-蘇珊·桑塔格視覺藝術文論研究 (已絕版/售缺) 787305097348 副標題:蘇珊·桑塔格視覺藝術文論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桑塔格的視覺藝術探索,以景觀社會為理論基礎,從視覺藝術中的景觀建構、虛構作品中的視覺藝術、視覺藝術實踐、中國文化語境下的桑塔格等四個方面展開討論,把桑塔格的視覺藝術評論、文學創作的視覺藝術呈現方式和其親自參与的電影製作活動納入研究範圍,同時在桑塔格的批評視野里反觀中國的一些視覺藝術作品和視覺文化現象,探討桑塔格研究的當下意義。本書旨在為理論界提供一個樣本,推進國內的視覺藝術理論和實踐研究。

作者簡介 柯英,安徽望江人,蘇州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蘇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博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英文系博士后,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2014)和中青年學術帶頭人(2017)。研究興趣為20世紀英語文學及視覺藝術文化,近年來主要從事美國作家、文藝評論家蘇珊·桑塔格研究。在《外國文學評論》《國外文學》《當代外國文學》等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主持及參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主持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

目錄 緒論 學術世界里的桑塔格
第一節 國外學術界的桑塔格研究
第二節 國內學術界的桑塔格研究
第一章 發現景觀:桑塔格論視覺藝術
第一節 景觀社會中的攝影式觀看:桑塔格論攝影
一、攝影的捕食性:景觀泛濫中的視覺選擇
二、攝影式觀看:攝影中的超現實主義
三、影像消費:攝影的道德缺失
第二節 「嚴肅藝術的一個新來者」:桑塔格論電影
一、兼收並蓄:電影與小說和戲劇的關係
二、從布列松到戈達爾:電影的形式主義美學
三、里芬斯塔爾之爭:電影與法西斯美學
第三節 走近阿爾托:桑塔格論「殘酷戲劇」
一、走近阿爾托的「殘酷戲劇
二、事件劇與「殘酷戲劇
三、《馬拉/薩德》的「殘酷戲劇」實驗
第四節 身體的言說:桑塔格論舞蹈
一、拒絕的藝術:蔡爾茲的舞蹈美學
二、人舞合一:舞蹈家與舞蹈的關係
三、跨界合作:舞蹈的守護者科斯坦與「飛機上的舞者」
第二章 展現景觀:桑塔格虛構作品中的視覺藝術
第一節 歷史·自然·女人:《火山情人》中的收藏家與「藝術品」
一、收藏歷史:分裂的藝術情懷
二、收藏自然:他鄉的身份認同
三、收藏女人:「藝術品」的自我塗鴉
第二節 波蘭「舞台皇后」在美國:《在美國》中戲劇女演員的成功之路
一、表演技巧的精益求精
二、藝術家的自我反省
三、迎合大眾品味的自我景觀化
第三節 看不見風景的房間:《床上的愛麗斯》的藝術特色
一、戲劇語言:機鋒暗藏中的人物刻畫與形象定位
二、敘事策略:含混與雜糅中的生存困境
第三章 製造景觀:桑塔格的視覺藝術實踐
第一節 反對闡釋:《食人生番二重奏》中的遊戲與表演
一、尋求闡釋:托馬斯的迷惑
二、拒絕闡釋:鮑爾夫婦的表演
三、視覺化闡釋:景觀的吞噬性
第二節 靜默的美學:《卡爾兄弟》中的死亡與救贖
一、靜默:語言匱乏的形式表徵
二、死亡:自我否定的極端之舉
三、救贖:靜默之後的奇迹
第三節 熱媒介·冷觀察:《希望之鄉》的景觀表徵
一、戰爭景觀:關於他人的痛苦
二、地理景觀:「希望」何在
三、社會景觀:難以企及的和諧相處
第四章 折射景觀:中國文化語境下的桑塔格
第一節 疾病的隱喻:《費城故事》和《最愛》的艾滋病主題
一、瘟疫:不治之症的恐怖隱喻
二、社會性死亡:軍事隱喻中疾病的妖魔化
三、「身體不是戰場」:擺脫疾病的隱喻
第二節 坎普在中國:從《霸王別姬》和彩虹合唱團現象看坎普的兩幅面孔
一、坎普在中國的接受與研究
二、《霸王別姬》中的坎普:「非本來」的藝術特質
三、彩虹合唱團現象:現代城市生活的自嘲式白描
第三節 新感受力:青春版《牡丹亭》的文化啟示
一、傳承:《牡丹亭》的魅力
二、創新:激發新感受力
三、推廣:青春版《牡丹亭》的傳播策略
結語 景觀社會中的積極存在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