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影見聞錄-兼論譯製片配音的藝術 副標題:兼論譯製片配音的藝術 978720814862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人民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2
商品編號: 978720814862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7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譯影見聞錄-兼論譯製片配音的藝術
ISBN:9787208148628
出版社:上海人民
著編譯者:副標題:兼論譯製片配音的藝術
頁數:29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662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富潤生著的《譯影見聞錄:兼論譯製片配音的藝術》梳理了電影譯製片事業的誕生,著重分析了上海電影譯制廠成長和前進的過程,比較了電影譯制歷史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在此基礎上,作者揭示出中國現代文化尤其是電影譯制事業發展進程中的一個縮影:上海電影譯制廠起步之艱辛與中國藝術文化事業發展之曲折。

內容簡介 富潤生著的《譯影見聞錄:兼論譯製片配音的藝術》以詳實的史料、細膩的筆觸記敘了電影譯製片事業的誕生,著重分析了上海電影譯制廠的成長和前進過程,比較了電影譯制歷史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本書可以說是一部上海電影譯制廠的發展史,是關於配音演員、譯制藝術和中國電影譯制事業的史料性作品。

作者簡介 富潤生(1925—2008),河北大興人,中國著名電影配音演員,長期任職于上海電影譯制廠,為200餘部外國影片及電視片配音,此外還導演了多部外國譯製片、地方戲劇片、廣播連續劇等,在專業上極富造詣。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創業
第一節 應運而生
洪流
從零開始
第一次全組會
取經
第二節 上影第一部譯製片的誕生
大胆方案
「游擊戰」
急煞人
可貴的一步
第三節 安家
因陋就簡
「漏」音棚及其趣聞
第四節 五湖四海
捉襟見肘
我們的好後援
不穩定的導演隊伍
為了事業
一次別開生面的義演
第五節 難忘的1950年
值得一提的工會小組
挑戰應戰
張銀生與他的循環放映盤
敬禮,同志們!
讓家屬先坐
第二章 在摸索中前進
第一節 從起步到奮進
口型與情緒
建立「初對編輯制」
莫衷一是
第二節 錘鍊
及時雨
「充電」
復對及導演闡述制
對白聲畫以及合成鑒定製
第三節 奮進
從「班底」到「挑大樑」
闊步向前
幕後英雄
搬掉「絆腳石」
硬仗
擴展業務
工藝改革與技術革新
第三章 動蕩和撥亂反正時期
第一節 誣陷
兩件痛心的事
第二節 請「牛」出「棚」
工、軍宣隊進駐
「文革」時期的特殊產物——內片
第三節 建新廠
幸與不幸
建廠三十年華誕
值得深思的歷史教訓
第四章 拾遺補闕,
第一節 黨政
第一任支部書記、廠長——柯剛(1919—1964)
工農幹部——許金邦(1922— )
上海譯製片的奠基人——陳敘一(1918—1992)
第二節 翻譯
上影第一部譯製片翻譯——陳涓(1917—1991)
興趣廣泛的肖章(1922— )
第三任翻譯組組長——葉瓊(1924—2005)
老幹部朱微明(1915—1996)
英語翻譯慕容婉兒(1920—1970)
老壽星——朱人駿(1918— )
第三節 專職譯制導演
上海第一部譯製片導演——周彥
「OK」導演——寇嘉弼(1913—1996)
「鐘樓怪人」——時漢威
京劇迷——岳路
山東漢子傅超武(1912—1992)
第四節 演員兼導演
演員組組長——衛禹平(1920—1988)
從哈爾濱來的蘇秀
老大姐——張同凝(1917—1996)
患難之交——邱岳峰(1922—1980)
老大哥——尚華(1922—2005)
朗誦高手——胡慶漢(1927—1992)
多才多藝的曹雷(1940— )
後來者——孫渝烽
談談自己——富潤生
第五節 配音演員
最早的青衣花旦——姚念貽(1920一1958)
令人敬佩的舒綉文(1915—1969)
我們的貴賓——林彬(1925—2014)
德高望重的張瑞芳(1918—2012)
表演藝術家孫道臨(1921—2007)
譯製片的功臣——高博(1918—1993)
老北京——于鼎(1924—1998)
閨門小旦——劉廣寧(1939— )
配音王子——童自榮(1944— )
後起之秀——丁建華(1953— )
兩任廠長——喬榛(1942— )
老慢支——畢克(1931—2001)
第六節 譯製片藝術的創作理論建樹
陳敘一論述
姚念貽論著
高博論著
舒綉文論著
喬榛論著
富潤生論著
蘇秀論著
劉廣寧論述
李梓論述
曹雷論述
丁建華論述
胡慶漢論述
孫渝烽論述
尚華論述
楊成純論述
畢克論著
童自榮論述
肖章論著
朱實論著
徐志仁論著
陳國璋論著
金文江、李世佳論著
第七節 長影部分同志簡介及論著
張桂蘭簡介及論述
車軒簡介及其論述
劉群簡介及其論述
李景超論著
白景晟論著
孫敖論述
第八節 來自社會的部分意見
《從(收穫)影片譯制工作談起》
關於當前外國影、視片中的問題
《對翻譯影片的幾點意見》
《電影譯名要貼切渾成》
附錄:探索「還魂」藝術,
引言
第一章 譯製片的誕生與發展
一、什麼是譯製片
二、西方譯製片的興起
三、西方譯製片生產的目的
四、蘇聯的譯製片
五、我國的譯製片
第二章 譯製片藝術及其特性
一、譯製片翻譯的特性
二、譯制導演是譯制過程中的三軍統帥
三、配音演員
第三章 譯製片藝術的性質
一、「再創作藝術」
二、「聲音的藝術」和「『說』的藝術」論
三、「還原藝術」論
四、「第九藝術」論
五、「令人驚訝的藝術」論
六、「『魂』的再塑藝術」和「還『魂』藝術」論
第四章 怎樣才能達到「還魂」
一、譯製片的創作依據
二、依據原片必須研究原片
第五章 「還魂」手段
一、翻譯
二、譯制導演
三、譯製片演員
第六章 譯制配音藝術的鑒賞
一、鑒賞譯製片與外國影視片的關係
二、鑒賞譯製片要全面
三、怎樣鑒賞譯製片
餘論 對藝術院校配音班的建議
一、理論課
二、業務基礎課
三、實習課
四、招生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