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在近代中國的變局與危機之下,帝制時代官學的儒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衝擊與批判,同時也在努力進行自我調適。《道不遠人:近代中國的儒學與儒生》一書由王銳著,深入探討了這一時期儒學的命運。 書中還聚焦于近代中國的知識分子,看他們如何在時代劇變中看待儒學遺產,又如何思索救亡圖存之道。「感四國之多虞,恥經生之寡術」,如果你對近代中國儒學的發展演變以及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感興趣,這本書將為你提供深刻的洞察與思考。內容簡介
「感四國之多虞,恥經生之寡術」。近代以來,中國面臨著一系列內外危機,生民飽嘗苦難。本書通過個案研究,分析儒學在近代中國的曲折歷程、儒學與政治的複雜關係以及面對古今中西之爭,受到儒學傳統熏陶的知識分子為了弘道救世、經世濟民進行的艱辛探索。他們思想的得與失,事業的成與敗,值得人們反覆回味。作者簡介
王銳,祖籍河北秦皇島市,1987年生於廣西南寧市。本科、碩士就讀於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就讀於復旦大學歷史系,師從姜義華教授。現為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學術史、政治史。著有《自國自心:章太炎與中國傳統思想的更生》《新舊之辨:章太炎學行論》《章太炎晚年學術思想研究》等專著,發表論文40餘篇。目錄
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