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鞏固黨長期執政的基礎和凈化新時代鄉村政治生態為價值取向,以治理腐敗源頭為切入點,圍繞治理鄉村「微腐敗」這個主題進行理論論證。採用文獻資料分析、案例分析、比較分析等研究方法,通過分析鄉村「微腐敗」的現狀,指出其類型多樣,特點各異,闡析鄉村「微腐敗」的形成途徑,結合國內外治理的有益做法,找准治理切入點、明晰治理「微腐敗」路徑並建立健全阻斷機制。本書讀者對象為學者、科研人員、黨政機關工作人員等。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本色。「微腐敗」雖小,但是關係人心向背,事關執政之基。鄉村「微腐敗」的形成是一個過程,分為「微腐敗」隱匿期、誘發期、發生期三個階段。鄉村「微腐敗」多種多樣,究其成因,是主客觀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通過梳理國內外多村「微腐敗」治理的有益做法,從中獲取有益啟示。治理鄉村「微腐敗」既要從共治、德治、自治、法治、綜治、懲治等多維視角提出構建鄉村「微腐敗」治理路徑,又要從鄉村工作完善機制、制度約束健全機制、薪酬管理規範機制、廉政教育夯實機制、網絡反腐創新機制等方面入手,構建鄉村「微腐敗」阻斷的長效機制,從根本上剷除腐敗滋生的土壤,旨在營造風清氣正的基層政治生態。作者簡介
孫傑,女,中原工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畢業於中共中央黨校科社教研部;曾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3項及廳級項目10餘項;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視野》等期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學術專著一部等。目錄
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