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基於新疆宏微觀數據與實地調研數據,借鑒已有基礎理論和相關文獻,構建了項目研究的理論框架與內容框架。全書總計11章:第1章闡述了研究新疆少數民族就業與就業結構問題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介紹了本書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內容框架。第2章梳理了已有就業理論、勞動力市場理論、勞動力流動理論等基礎理論及其在本書中的應用,界定了勞動力、少數民族、就業結構等相關概念,構建了研究的理論框架。第3章利用人口普查數據、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與統計年鑒數據,分析了新疆少數民族就業的產業結構、行業結構、職業結構、城鄉結構和區域結構,指出了新疆少數民族就業結構相對落後的事實。第4章至第9章分別從產業結構、區域經濟發展、城鎮化與勞動力轉移、生育政策與人口數量、語言與教育、「兵地融合」等視角,結合相關統計數據,從理論上分析了新疆少數民族就業結構相對落後的原因。第10章利用實地調研數據,運用多元無序Logistic回歸和Oaxaca-Blinder分解法,實證檢驗了上述因素對少數民族就業結構的影響,並測算了各因素對就業結構的影響程度。第11章為全文總結,提出了優化新疆少數民族就業結構的路徑選擇與政策建議。目錄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