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公議-16-18世紀中國紳士耆老的政治參與 毛亦可 978730136143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北京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60
商品編號: 9787301361436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地方公議-16-18世紀中國紳士耆老的政治參與
ISBN:9787301361436
出版社:北京大學
著編譯者:毛亦可
頁數:30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643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長期存在著官員向地方耆老咨問利弊、聽取民意的政治傳統。及至16世紀中葉,該政治傳統發展為以紳士耆老共同集會議事、向官府遞交「合邑公呈」為特徵的地方公議。本書系統研究了16—18世紀紳士耆老地方公議的歷史演進、運作程序、運用範圍等問題,揭示出明清官府與地方社會如何通過地方公議機制進行溝通、妥協,進而把社會意願納入政府決策程序之中。本書的研究增進了對傳統中國國家—社會關係的認識,特別是推進了對「自下而上的軌道」更加深入細緻的理解。

作者簡介

毛亦可,浙江杭州人,200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獲經濟學學士學位;201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后。研究方向為清史,在《中國經濟史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清史研究》等刊物發表相關學術論文多篇。

目錄

序章 地方公議:自治與專制之間的明清社會史論
第一節 明清地方公議的多面相
第二節 近代早期中國中間群體論的再檢討
第三節 本書的研究設計
第一章 地方公議的形成
第一節 地方公議的歷史溯源
第二節 明代地方公議的合流
第三節 合邑公呈的成立
第二章 地方公議的程序
第一節 地方公議在行政程序中的地位
第二節 晚明鄉紳公議的召開程序——以《祁彪佳日記》為例
第三章 地方公議的運用(上)——各類事務
第一節 官員求言
第二節 行政區劃的變動第三節人物的評價與獎懲
第四節 鼎革之際的特殊公議
第四章 地方公議的運用(下)——賦役分派
第一節 州縣賦稅總額的變化
第二節 州縣內的搖役分派
第三節 縣域內公共事業的款項籌集
第五章 地方公議的弊病與整頓
第一節 17世紀人對地方公議的反思
第二節 18世紀清廷對地方公議的整頓
第三節 雍正、乾隆年間的地方公議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