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富論-社會生產如何改變市場與自由 尤查.本科勒 978757641840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30
商品編號: 978757641840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網富論-社會生產如何改變市場與自由
ISBN:9787576418408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
著編譯者:尤查.本科勒
頁數:45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622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互聯網給信息生產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將人類社會推向重大的歷史轉型時刻。本書所描述的社會生產現象重新塑造了市場,也為提升個人自由、文化多樣性、政治話語和正義提供了新的機遇。然而,這些結果絕非唾手可得:執著於20世紀工業信息經濟的利益群體,發起了一場系統性的運動,對網絡信息環境的前景構成巨大威脅。本書是一部社會理論作品,對互聯網和網絡信息經濟展開考察,描述了信息、知識和文化生產的模式是如何演變的,並指出信息與知識的提供方式既有可能限制,也有可能拓展人們創造和表達的途徑。本書立足現實,被《金融時報》譽為「也許是迄今為止關於快速發展、同儕驅動的互聯網的最佳作品」,獲美國政治學會、社會學會所頒發的學術獎項,以及麥克甘農通信社會和倫理獎。

作者簡介

胡凌,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香港大學法學博士,曾擔任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兼任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理事,在《中外法學》《法學家》等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

目錄

致謝
第1章 導論: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刻
網絡信息經濟的崛起
網絡信息經濟與自由民主社會
四點方法論意義上的評論
利害攸關:圍繞數字環境的制度生態所展開的鬥爭
第一部分 網絡信息經濟
第2章 信息生產與創新的經濟學原理
我們當前信息生產系統中的多元策略
專有權的影響
當信息生產遇到計算機網絡
數字環境中的強大專有權
第3章 同儕生產與共享
免費/開源軟體
信息、知識和文化的同儕生產
第4章 社會生產的經濟學
動機
社會生產:可行性、條件與組織形式
交易成本與效率
社會生產在數字網絡化環境中的興起
社會生產與市場經濟的界面
第二部分 私有財產和公共物品的政治經濟學
第5章 個人自由:自主、信息與法律
為自己、靠自己、與他人一起做更多事的自由
自主、產權與公共物品
自主與信息環境
自主、大眾媒體、非市場信息生產
第6章 政治自由(上):大眾媒體的難題
為自由公共論壇/空間所設計的交流平台的特徵
商業化大眾媒體在公共領域中的興起
大眾媒體的基本批判
第7章 政治自由(下):網絡公共領域的興起
網絡通信的基礎工具
網絡信息經濟與公共領域的結合
第8章 文化自由:文化的可塑性與重要性
自由主義政治理論中的文化自由
網絡文化的透明度
互聯網文化的可塑性:高生產價值的民間文化的未來
一種參与的文化:政策面向
第9章 正義和發展
自由主義正義理論與網絡信息經濟
基於公共物品的政策與人類福祉和發展
信息嵌入型商品和工具,信息,以及知識
HDI相關信息產業的產業組織
基於公共資源的發展策略
基於公共資源的食物和藥品研究
基於公共資源的發展策略:結論
第10章 社會紐帶:共建網絡
從「虛擬社區」到解體恐慌
浮現出更積極的景象
互聯網作為人類聯繫的平台
社交軟體的出現
互聯網與人類共同體
第三部分 轉型期的自由政策
第11章 數字環境的制度生態鬥爭
制度生態與路徑依賴
描繪一個制度生態框架
物理層
邏輯層
內容層
安全問題
第12章 結論:信息法律與政策的重要關係
註釋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