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自《關於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出臺以來,我國實踐領域開始湧現各種公共預算績效管理模式。這些模式有何共通之處,還有哪些因素制約著公共預算績效管理效能的提升?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字技術被廣泛應用於政府管理服務,促進政府治理流程優化、模式創新和履職能力提升。那麼,大數據是否可以破解當下公共預算績效管理成效不佳的困境?如何破解?
本書正是基於這些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通過梳理當前公共預算績效管理模式,剖析當前模式中的痛點,借鑒國內外經驗,探索運用大數據創新公共預算績效管理模式,充分發揮中國政府的信息優勢,挖掘財政數據價值,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當前公共預算績效管理模式與信息不對稱
一、公共預算績效的”經驗治理”模式
(一)”制度”約束下的公共預算績效管理流程
(二)”經驗”約束下的多元主體間關係
二、公共預算績效”經驗治理”模式中的信息不對稱
(一)事前預算績效評估中的信息不對稱
(二)預算績效目標管理中的信息不對稱
(三)預算績效運行監控中的信息不對稱
(四)事後預算績效評價中的信息不對稱
第二章 信息不對稱與公共預算績效管理中的不確定性
一、削弱事前預算績效評估效果
(一)窄化績效評估範圍
(二)限制績效評估重點
(三)降低績效評估質量
二、干擾預算績效目標管理秩序
(一)影響績效指標的科學選擇
(二)制約績效目標的合理設置
(三)削弱績效目標的審核力度
三、影響預算績效運行監控質效
(一)限制預算績效運行監控重點
(二)影響預算績效運行監控時效
(三)削弱預算績效運行監控效果
四、制約預算績效評價效用發揮
(一)降低評價結果的準確性
(二)影響評價方式的科學性
(三)制約評價結果的高效運用
第三章 解決公共預算績效管理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大數據方案
一、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傳統解決方案
(一)發送信號的機制設計
(二)激勵相容的制度安排
二、大數據特徵及大數據技術
(一)大數據的四大特徵
(二)大數據的相關技術
三、大數據對信息不對稱傳統解決方案的重構
(一)更有效的信號發送機制
(二)更科學的激勵相容制度
第四章 國內外運用大數據提升公共預算績效管理效能的實踐與啟示
一、運用大數據提升公共預算績效管理效能的實踐探索
(一)”大數據”+預算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實踐
(二)”大數據”+財政部門的預算績效管理實踐
(三)”大數據”+審計部門的預算績效審計實踐
(四)”大數據”+人大相關部門的預算績效審查實踐
二、運用大數據提升公共預算績效管理效能的前置條件
(一)明確的預算績效管理理念
(二)健全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
(三)堅實的財政資金保障基礎
(四)良好的信息技術發展態勢
三、運用大數據提升公共預算績效管理效能的技術要點
(一)全面可靠的信息收集系統
(二)協同高效的信息管理平臺
(三)數量充足的信息處理人才
(四)系統成熟的安全保障體系
第五章 基於大數據的公共預算績效”數據治理”模式
一、運用大數據科學開展事前預算績效評估
(一)以大數據技術擴大事前預算績效評估範圍
(二)以監督學習算法明確事前預算績效評估重點
(三)以數據挖掘技術提升事前預算績效評估質量
二、運用大數據高效管理預算績效目標編制
(一)以協同過濾算法智能推薦預算績效指標
(二)以數據挖掘技術科學設定預算績效指標值
(三)以智能審核技術高效監管績效目標編制
三、運用大數據全面加強預算績效運行監控
(一)以數據采集技術助推預算績效全面監控
(二)以流計算技術賦能預算績效全過程監控
(三)以區塊鏈技術協助各參與方自覺高效履職
四、運用大數據大力提升預算績效評價效能
(一)以數據挖掘技術提升績效評價結果準確性
(二)以可視化技術助力績效評價方式多元化
(三)以智能合約技術推動績效評價結果高效運用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