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財富的朋友-巴菲特慢慢變富的投資智慧 呂曉彤 978721311894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浙江人民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77
商品編號: 978721311894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做財富的朋友-巴菲特慢慢變富的投資智慧
ISBN:9787213118944
出版社:浙江人民
著編譯者:呂曉彤
頁數:32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612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財經大V、資深投資人呂曉彤,解讀巴菲特穿越半個世紀的財富傳奇,新手讀完少交90%的學費,資深玩家識破90%的市場陷阱。
你是否在為”錢生錢”焦慮?
是不是盲目跟風,總是在交學費?
巴菲特每年都會精心撰寫致股東的信,不僅記錄了他的投資理念、實操方法以及堅守的原則,
更像是一部部投資指南,為無數投資者照亮前行的道路。
本書作者呂曉彤憑藉深厚的金融背景和豐富的投資經驗,深度剖析巴菲特從早期的 “撿煙頭” 投資法開始,到一步步封神的投資智慧,講透護城河理論、滾雪球效應、能力圈法則等價值投資精髓,讓你從”知道”到”做到”,新手讀完少交90%的學費,資深投資者看完識破90%的市場陷阱。
◆投資是一場無限的遊戲,關鍵在於”每一次都不能死”。
伯克希爾・哈撒韋是如何從最初的紡織小廠到如今的商業帝國?
巴菲特多年來長盛不衰的原因是什麼?
巴菲特又如何在金融危機的驚濤駭浪中,化危機為機遇?
巴菲特漫長而輝煌的投資生涯裡,有沒有什麼基本原則,如定海神針般貫穿整個投資生涯?
本書詳細解讀了巴菲特在不同市場環境下的應對策略,無論是股市泡沫、經濟危機還是行業變革,巴菲特總能化險為夷,實現財富的穩健增長,這些寶貴經驗都被一一拆解,一部教你”如何在市場裡活到決賽圈”的生存指南。
◆用巴菲特的投資哲學,重構人生決策系統。
巴菲特不是神,只是把人性琢磨透了!
巴菲特的財富神話背後,是一套貫穿投資與生活的底層智慧體系。從堅持終身學習、構建認知護城河,到 “滾雪球” 思維經營核心關係,再到 “跳著踢踏舞去上班”的職業選擇標準,以及與查理 芒格60年的黃金搭檔,等等,無一不體現著巴菲特知行合一的價值系統。
這些智慧不僅適用於投資領域,更能為我們重構人生決策系統!財富的終極意義,是讓人更自由地選擇生活,而非被數字綁架。

內容簡介
《做財富的朋友:巴菲特慢慢變富的投資智慧》是資深投資人呂曉彤的全新力作,憑藉深厚的金融背景和豐富的投資經驗,精心梳理巴菲特歷年致股東的信,串聯起股神巴菲特漫長的投資生涯。從巴菲特早期在垃圾堆裡”撿煙頭”(低價買爛公司),到後來芒格的影響下專挑好公司長期持有,連金融危機時抄底銀行股,重倉比亞迪,投資富國銀行、可口可樂等經典操作,都掰開揉碎講透了背後的底層邏輯。新手讀完能少交90%的學費,資深玩家識破90%的市場陷阱。人生做對幾次決策,就可以慢慢變富!

作者簡介
呂曉彤
香港中文大學金融學碩士,微木控股創始人
曾任當代置業首席投資官
曾任全球著名私募基金力鼎資本高級副總裁
管理學至高榮譽《哈佛商業評論》拉姆 查蘭管理實踐獎得主
榮登”創業邦中國40位40歲以下投資人”榜單
中國最佳創業投資人TOP100
入選”福布斯中國 青年海歸菁英100人”
經典投資案例:來伊份、第一服務控股、51World、果子熟了、長壽花、 睿創微納等
已出版圖書:《財富池》《做財富的朋友》

目錄

01價值投資,效率為王
一個不好的行業,就像一艘漏水的船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1 封信(1965 年)   005
“雙輪驅動”突破困境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2 封信(1966 年)   009
體會到錢生錢的魅力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3 封信(1967 年)   013
感性投資,看你能不能輸得起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4 封信(1968 年)   018
少賺可以,絕對不能賠錢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5 封信(1969 年)   022
淨資產回報率決定收益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6 封信(1970 年)   027
保守穩重,方能長勝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7 封信(1971 年)   031
02構建”護城河”,不惜代價
堅守”護城河”,不懂就放手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8 封信(1972 年)   039
應對”黑天鵝”,芒格出現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9 封信(1973 年)   044
股票盈虧,只是賬面數字波動而已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10 封信(1974 年)   050
好企業,長期持有不放手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11 封信(1975 年)   053
“一個思想”和”四個標準”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12 封信(1976 年)   057
做好那些低門檻的”爛生意”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13 封信(1977 年)   061
不要急於求成,慢慢變富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14 封信(1978 年)   065
經營公司,既要眾謀又要獨斷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15 封信(1979 年)   068
企業的價值評估與通脹挑戰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16 封信(1980 年)   072
利率是價值的萬有引力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17 封信(1981 年)   078
有時候不動比動更有價值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18 封信(1982 年)   083
原則的力量,領跑市場幾十年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19 封信(1983 年)   089
投資不是金融遊戲,是生意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20 封信(1984 年)   095
“踮腳效應”的困局捨棄
解讀巴菲特致股東的第 21 封信(1985 年)   100
摳門背後的投資智慧
解讀巴菲特致股東的第 22 封信(1986 年)   106
如何在極端情況下也能贏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23 封信(1987 年)   112
時間的玫瑰,要耐心澆灌
解讀巴菲特致股東的第 24 封信(1988 年)   117
穿透利潤,看透賺錢的本質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25 封信(1989 年)   124
03市場波動中的投資智慧
下跌是利好,上漲是利空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26 封信(1990 年)   133
懶散有錢人變富,活躍者資產流失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27 封信(1991 年)   138
在能力圈範圍內尋找投資機會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28 封信(1992 年)   144
得意佈局後的慘痛教訓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29 封信(1993 年)   150
成功者共有的特質,形成閉環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30 封信(1994 年)   155
不要過度戰略規劃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31 封信(1995 年)   160
價格與價值的平衡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32 封信(1996 年)   166
投資是馬拉松,不是衝刺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33 封信(1997 年)   172
賬面只是數字遊戲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34 封信(1998 年)   177
看人比看項目更重要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35 封信(1999 年)   182
04穿越泡沫與危機
為何拒絕互聯網泡沫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36 封信(2000 年)   19
不找藉口,只找解決方案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37 封信(2001 年)   196
揭露資本市場黑幕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38 封信(2002 年)   201
準確評估公司增長率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39 封信(2003 年)   206
無為並非真的無所作為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40 封信(2004 年)   211
遠離債務,慎用杠杆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41 封信(2005 年)   217
傳承與創新的投資之路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42 封信(2006 年)   224
05全球投資界的領航者
次貸危機前夜已警醒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43 封信(2007 年)   235
金融海嘯前夜,如何佈局抄底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44 封信(2008 年)   242
別人收手,我出手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45 封信(2009 年)   246
別被小事牽絆,做大事才重要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46 封信(2010 年)   253
黃金、數字貨幣是投資陷阱?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47 封信(2011 年)   258
不分紅哲學,教你賣股賺錢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48 封信(2012 年)   263
像獵人一樣耐心等待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49 封信(2013 年)   267
立下”遺囑”的一年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50 封信(2014 年)   271
任何抵制科技進步的人都是愚蠢的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51 封信(2015 年)   280
有趣的 10 年賭局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52 封信(2016 年)   285
反人性,守原則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53 封信(2017 年)   290
“五棵樹”理論與”四支箭”的秘密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54 封信(2018 年)   295
驚人的複利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55 封信(2019 年)   300
伯克希爾的”四塊寶石”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56 封信(2020 年)   305
每天充滿熱情去工作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57 封信(2021 年)   311
一切決策都以股東利益為重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58 封信(2022 年)   315
芒格雖逝,智慧永存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59 封信(2023 年)   320

精彩書摘
一個不好的行業,就像一艘漏水的船
解讀巴菲特給股東的第 1 封信(1965 年)
在投資領域,沃倫 巴菲特的名字如雷貫耳,他的智慧和成就激勵著無數人在金融的海洋中探索前行。而巴菲特與伯克希爾 哈撒韋的故事,更是一段充滿傳奇色彩的商業史詩。
一、從股票愛好者到實業
很多人對巴菲特的”滾雪球”理論耳熟能詳。滾雪球是巴菲特獨有的投資理念,意思是如同在雪地上推動一個小雪球,通過不斷地積累和複利效應,使其逐漸壯大為巨大的雪球。它意味著通過投資所產生的複利,將小額本金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和滾動,最終實現財富的巨額增長。
然而,在成為伯克希爾 哈撒韋的控股股東之前,巴菲特還只是一個對股票充滿熱情的愛好者。為了能在股票市場獲得更多收益,他拜在美國著名投資家、經濟學家本傑明 格雷厄姆門下。格雷厄姆被譽為”華爾街教父”,其投資理念和方法對巴菲特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巴菲特從他那裡學會了名為”撿煙頭”的投資技巧。
“撿煙頭”是一種獨特的投資策略,即在股市中尋找那些被大眾忽視、價格超級低但實際價值很高的股票或公司。這就好比在地上撿到一根還沒抽完的煙頭,雖然外表看起來不起眼,但說不定裡面還剩下大半截好煙。在那個時期,美國國內外形勢動盪不安,戰爭與瘟疫頻繁發生,股市的流通性遠不如現在這般順暢。因此,即使是很小的交易量也可能引發巨大的股價波動。而巴菲特正是憑藉著”撿煙頭”這一策略,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然而,作為一個單純炒股票的人,與普通股民相比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這顯然無法實現巴菲特的人生理想。於是,他開始思考如何進軍實業領域。巴菲特心中盤算著:既然在股市上可以通過”撿煙頭”的方式收購有潛力的股票,那麼如果要做實業,為何不”撿”一家公司,成為它的大股東呢?
1965 年,巴菲特終於找到了一家各項指標都符合他預期,並且價格相對較為便宜的紡織公司——伯克希爾 哈撒韋。他看到了紡織行業的市場前景以及這家公司所蘊含的潛力,於是果斷地以遠低於淨資產的價格收購了它,從而成為伯克希爾 哈撒韋的控股股東。彼時,巴菲特既不是董事長,也不是 CEO,僅僅是一名控股股東。但這一身份賦予了他對公司重大決策和管理的權力。由於巴菲特自身並不懂紡織技術,所以他只是負責為公司提供戰略指導,而公司的紡織工作依舊按照以往的方式繼續進行。
二、嘗試給股東寫信
為了加強與股東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讓股東們更加瞭解公司的情況,增強對公司的信任和理解,巴菲特決定給所有的股東寫一封信。這封信不僅僅是一份簡單的報告,更是他與股東們建立聯繫的重要橋樑。
在這封信中,巴菲特介紹了自己接手前一年伯克希爾 哈撒韋的經營狀態。當時,公司賬上只有 90 多萬美元現金,並且還面臨著持續虧損的困境。面對這樣的局面,巴菲特在入股公司的第一時間就開始思考如何止損,以及如何提高淨資產回報率 。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巴菲特採取了一系列果斷的措施。他首先清理了財務帳目,通過裁員、降低庫存,將不盈利的工廠及資產進行清算和拍賣,最大限度地縮減了開支,釋放了現金。同時,他提前償還了 2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