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二十二輯,中國哲學的實踐關懷 鄭宗義 978757321634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古籍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13
商品編號: 978757321634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二十二輯,中國哲學的實踐關懷
ISBN:9787573216342
出版社:上海古籍
著編譯者:鄭宗義
頁數:18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612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輯的主題為「中國哲學的實踐關懷」,收有主題論文四篇,加上其他論文兩篇,共收文六篇。林月惠老師的文章提出本體論、功夫論、經典詮釋三合一是客觀論述與評價理學家「宗旨」的理論判准,並試圖以此為當代中國哲學建構「功夫論」的探討提供理論資源。梁奮程老師的文章以沈恩(Amartya Sen)的理論來解讀梁漱溟的鄉村建設思想。彭國翔老師的文章通過唐君毅與謝廷光的婚前書信,勾勒出了戀愛中的唐君毅的形象。呂政倚老師的文章分析了韓國儒者李震相和郭鍾錫關於「未發時有無氣質之性」的辯論。以上是四篇主題論文。鄧康宏老師的文章探討詮釋學在建構當代中國哲學工夫論中的作用。楊昌傑老師的文章是天台佛教哲學專題研討會的紀要。

目錄

主題論文:中國哲學的實踐關懷
「宗旨」與「功夫論」之建構:以王陽明「致良知」、劉蕺山「慎獨」為中心
能力取徑視野下的儒家社會實踐——以梁漱溟的鄉村實踐為例
愛情中的唐君毅——以《致廷光書》為中心
「氣質之性何在?」——韓儒李震相與郭鍾錫的「未發時氣質之性有無」之辯
專論
詮釋學參照下的工夫論建構
會議錄
天台佛教哲學專題研討會紀要
編后語
中國哲學的實踐關懷
稿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