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留下了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整理這些典型的民族體育文化事項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對賡續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體育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本書旨在思考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與傳承的特殊性,提出引發人們廣泛參与、深入思考的保護與傳承舉措,以求將地域性的體育文化發揚光大。 本書從地域文化背景著手,逐步切入甘肅特有的體育非物質文化。在眾多的體育非物質文化中,蘭州太平鼓、蘭州纏海鞭桿、天水秦安蠟花舞、張掖頂杠子等極具地域文化代表性,其主要的傳承人在平凡的生活中顯露著非凡的民族文化自信,故而這些同質異構、層次分明的呈現成為本書的主體內容。 本書適用於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管理者和研究者,以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閱讀。作者簡介
陳青,原西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副院長、教授,現任河北體育學院武術系教授,燕趙武術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國大學生體協民族傳統體育分會科研部主任,現為中國體育科學學會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分會副秘書長。武術套路國家級裁判員,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曾經作為甘肅省體育工作大隊武術隊專業武術運動員,在李德成老師培養下,練就了較為紮實的武術功底,多次代表甘肅隊參加全國武術比賽。1980年考取西北師範大學,畢業留校任教。1992年在北京體育大學跟隨盧元鎮先生學習體育社會學,1995年獲得碩士學位,從此踏上學術探索之旅。期間,得到了郝承瑞、蔡仲林、邱丕相等師長的教誨與扶持,以及學界同仁的關愛和幫助,使得學術探尋日漸成為生命中的唯一。 主持3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出版學術專著7部,編寫教材4部,參編全國高校統編教材10部(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體育出版社),發表學術論文118篇,獲得科研獎勵21項。目錄
第一章 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