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 陳青 978756444169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北京體育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23
商品編號: 978756444169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
ISBN:9787564441692
出版社:北京體育大學
著編譯者:陳青
頁數:19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596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留下了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整理這些典型的民族體育文化事項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對賡續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體育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本書旨在思考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與傳承的特殊性,提出引發人們廣泛參与、深入思考的保護與傳承舉措,以求將地域性的體育文化發揚光大。 本書從地域文化背景著手,逐步切入甘肅特有的體育非物質文化。在眾多的體育非物質文化中,蘭州太平鼓、蘭州纏海鞭桿、天水秦安蠟花舞、張掖頂杠子等極具地域文化代表性,其主要的傳承人在平凡的生活中顯露著非凡的民族文化自信,故而這些同質異構、層次分明的呈現成為本書的主體內容。 本書適用於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管理者和研究者,以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閱讀。

作者簡介

陳青,原西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副院長、教授,現任河北體育學院武術系教授,燕趙武術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國大學生體協民族傳統體育分會科研部主任,現為中國體育科學學會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分會副秘書長。武術套路國家級裁判員,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曾經作為甘肅省體育工作大隊武術隊專業武術運動員,在李德成老師培養下,練就了較為紮實的武術功底,多次代表甘肅隊參加全國武術比賽。1980年考取西北師範大學,畢業留校任教。1992年在北京體育大學跟隨盧元鎮先生學習體育社會學,1995年獲得碩士學位,從此踏上學術探索之旅。期間,得到了郝承瑞、蔡仲林、邱丕相等師長的教誨與扶持,以及學界同仁的關愛和幫助,使得學術探尋日漸成為生命中的唯一。 主持3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出版學術專著7部,編寫教材4部,參編全國高校統編教材10部(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體育出版社),發表學術論文118篇,獲得科研獎勵21項。

目錄

第一章 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述
第一節 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分類與分佈
第二節 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地域文化特徵
第二章 甘肅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歷程
第一節 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自然狀態
第二節 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國家意志
第三章 甘肅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舉要
第一節 蘭州太平鼓
第二節 蘭州纏海鞭桿
第三節 蠟花舞
第四節 頂杠子
第五節 萬人扯繩賽
第四章 甘肅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第一節 蘭州太平鼓傳承人
第二節 蘭州纏海鞭桿傳承人
第三節 蠟花舞傳承人
第四節 頂杠子傳承人
第五章 甘肅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
第一節 甘肅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潛在資源
第二節 甘肅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潛在資源的整合
第三節 甘肅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舉措
第四節 甘肅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