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史學史開創時期的經典之作。書中重點闡述了多個關鍵方面,如詳細論述了史官、史家、史籍的起源以及官史與私史的差異;深入剖析了史學聚焦于撰史和論史這兩個重要維度;細緻講解了撰史過程中的兩個關鍵轉折;著重強調了史料在史學發展歷程中的關鍵地位等。通過對這些內容的系統闡述,為讀者清晰呈現了中國史學發展的脈絡與關鍵節點,是了解中國史學發展歷程不可多得的重要著作,對於研究中國史學的起源、發展以及演變規律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參考意義。作者簡介
金毓黻(1887-1962),原名毓璽,一名玉甫,字謹庵,又字靜庵。別號千華山民,室號靜晤。遼寧遼陽人。金毓黻先生功底深厚,于文學、史學、小學皆有造詣。撰有《東北通史》(6卷)、《宋遼金史》、《中國史學史》。先後編纂了《遼東文獻征略》(8卷)、《奉天通志》(260卷)、《遼海叢書》(10集87種)、《渤海國志長編》(20卷)。另有《靜晤室日記》(169卷),記述了金氏四十余年的治學及處世心得。目錄
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