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義」作為中國文化關鍵詞之一,在甲骨文、金文以來的傳世典籍與出土簡帛文獻中蘊蓄深厚的文化淵源;在悠久的歷史事件、人物故事、民間傳說、文學作品中體現豐富獨特的涵意;在與「仁」、「禮」、「信」、「利」、「心」等關鍵詞的比較中表現其性質特點;故具有廣泛性、多意性、兼通性、正當性和肯定性價值;「義」為群善之蕝、崇德之美、厲性之真、適宜之理、多方之善、人倫之道,是眾善美德的表徵;常指正直、正當、正義、高尚、公平、公正、適當、適合與非行不可的人生規則;「義」的影響已達數千年,並且逐漸向四海傳播。作者簡介
張路黎,1975年5月生。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后,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跨文化傳播、民族文化傳播。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跨文化傳播視野下當代價值觀調查項目的中國認知研究」(項目編號:GSY21014);出版專著《史鐵生哲思文體論》;發表論文《許烺光的跨文化理解路徑:雙重體驗與徹底省思》《以人為本的國家形象與北京奧運會的文化傳播》《中國詩學的「風」與「水」之象喻》等。目錄
第一章 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