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的文化定型 黃開國 978701026942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814
商品編號: 9787010269429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春秋時期的文化定型
ISBN:9787010269429
出版社:人民
著編譯者:黃開國
頁數:51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575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諸子百家興起的前奏——春秋時期的思想文化》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春秋時期思想文化的全新成果。以往關於春秋時期文化的研究論著,多從其不同於以前的原始迷信來認識,定位為「轉型」說,本書提出的「定型」說,是將三皇五帝的文化視為春秋時期的文化之源,春秋時期的文化是以周公為代表的禮樂文化的直接繼承,不是「轉型」,而是「定型」。正是通過春秋時期文化對三皇五帝與周公禮樂文化的發揚光大,特別是通過孔子的刪定五經,才最終實現了中國文化的「定型」。本書的「定型」說,強調了春秋時期文化承上啟下的歷史意義,從文化與歷史兩個方面證明了中國文化是具有連續性的優秀文化。

作者簡介

黃開國,1952年生,四川大英人。四川師範大學二級教授、特聘教授。1976年畢業於四川大學哲學系,1980年以優異考試成績被中國社科院破格錄取為助理研究員,1997年由中級職稱直接晉陞為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兼任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中華孔子學會常務理事、全國董仲舒研究會副會長、四川省中國哲學學會副會長。從事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主要是儒學、經學研究。出版有《公羊學發展史》(2012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諸子百家興起的前奏》、《廖平評傳》、《巴蜀哲學史稿》、《經學詞典》(主編)、《諸子百家大辭典》(主編)等20餘部著述;在國內外80餘家學術刊物發表論文書評230餘篇,其中《中國社會科學))與《哲學研究》20篇,《中國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孔孟學報》、《哲學動態》、《中國哲學史》、《南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戰線))等150餘篇。獲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人民出版社優秀學術著作獎、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全球華人國學獎等獎項16次。獨立承擔、主持國家課題與省部級重點課題多項,兩項國家課題結題優秀。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三皇五帝的大同文化
第一節 孔子的大同與小康說
第二節 三皇五帝的大同文化
一、五帝說、三皇說的形成
二、三皇五帝連稱出現的時間
三、大同文化的歷史影響
四、「絕地天通」的意義
第二章 三代的小康文化
第一節 尚忠的夏文化
一、夏王朝是否存在
二、三代文化的開端
三、尚忠的文化意蘊
第二節 尚敬的商文化
一、甲骨文的發現
二、商代的文化官
三、尚敬的含義
第三節 尚文的周文化
一、殷周之際的社會巨變
二、周公的制禮作樂
第四節 周公與「五經」
第五節 周公的文化精神
第三章 和同之辨與開明政治、言論自由
第一節 和而不同的開明政治
一、史伯的和同之辨
二、春秋時期的和、同之義
三、晏子與孔子的和同之辨
第二節 開明政治與言論自由
一、尊賢的開明政治
二、開放的言論自由
第四章 天命與天道
第一節 天觀念的變化
一、春秋以前的天觀念
二、春秋時期的天觀念
第二節 天命觀
一、西周的天命觀
二、春秋時期的天命說
第三節 天道觀
一、天道取代天命
二、天道與自然
三、天道與人事
四、天道與規律
第四節 天人之分
一、氣論
二、五行說
三、吉凶由人
第五章 禮的世界
第一節 禮的概略
一、春秋時期的禮
二、禮是通行夷夏、社會各階層的社會規範
第二節 禮數
一、禮數與等差
二、等差與貴賤親疏
第三節 禮義
一、禮與天地並
二、禮為國之常
三、人無禮不立
第四節 禮儀合一
一、禮以觀德
二、禮儀之分的意義
第六章 德觀念與仁義諸德
第一節 道德之德的德觀念的確立
一、德與非德之分
二、狹義的德觀念
三、廣義的德觀念
四、德是真善美的統一
第二節 主要德行觀念
一、仁
二、義
三、智與信
四、忠與孝
第三節 春秋時期德行觀念的特點
第七章 德的功用與價值
第一節 德與天命的地位升降
一、德與天命作用的矛盾之說
二、天命依德為轉移說
三、德與天道相分之說
第二節 德政論
一、德為國之基
二、德刑論
第三節 德為個人最高價值追求
一、德為福之基
二、德是人生的最高價值追求
第四節 德觀念的歷史意義
第八章 重民的社會思潮
第一節 民、神觀念
一、春秋的民觀念
二、春秋的神觀念
第二節 民神論
一、言民必及神
二、民重於神
第三節 君民論
一、君為民之父母
二、民心決定君王政治成敗
第四節 「民主」的牧民
一、因民的正德與厚生
二、親民的撫民、恤民
第九章 文獻與經典的確立
第一節 春秋時期的史官文化
第二節 春秋的文獻
第三節 春秋時期的《易》學
一、春秋引《易》大略
二、由卜筮向經典的轉變
第四節 春秋時期的《詩》學
一、春秋時期引《詩》的統計
二、春秋時期的《詩經》
三、《詩》的運用與經典化
第五節 春秋時期的《尚書》學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