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東漢末年,社會動蕩,瘟疫橫行,民不聊生。飽讀詩書的張仲景目睹此景,卻甘願放棄功名,師從華佗、沈珪等名醫,漸有名氣。他輾轉于鄂豫湘三省,遍尋藥材,親身試藥,「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潛心研製驅疫良方,遏制肆虐的瘟疫。他開創了中醫的辨證論治體系,編撰出澤被後世的《傷寒雜病論》等醫學巨著。本書塑造了一位「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的醫聖形象,同時也展現了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無限生機,體現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自強精神。內容簡介
張仲景,東漢末年名醫,他心系百姓,常深入市井坐堂行醫,不圖榮華,只為解民眾病痛。他遍訪醫者,博採眾長,以「上療君親,下救貧賤,中保自身」為行醫準則,為後世所尊崇。其著作《傷寒雜病論》,開創辨證論治先河,被譽為「眾方之宗、群方之祖」。 本書以時間為序,以史實為據,生動記述了張仲景為百姓治病、鑽研醫術、著書立說的一生,展現了「醫聖」嚴謹創新的治學態度、精湛嫻熟的醫學技術與體恤蒼生的仁愛情懷。目錄
第一章 不為良相,當為良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