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想探尋鮑勃·迪倫和萊昂納德·科恩在當代的重要意義嗎? 想了解他們作為錄音藝術家和表演藝術家保持持久魅力的秘訣嗎? 還對他們歌詞與詩歌之間的關係構建充滿好奇嗎? 此外,蘭波、洛爾迦、迪倫·托馬斯、「垮掉的一代」等名字,又對迪倫和科恩有著怎樣的意義? 本書將為你深入解答這些問題,是流行音樂與文化愛好者不容錯過的佳作。內容簡介
美國創作歌手、藝術家和作家鮑勃·迪倫是民謠與搖滾音樂史上標誌性的人物,也被廣泛認為是1960年代美國新興的反叛文化的代言人。迪倫的唱片總銷量已超過了1億張,獲得過12座格萊美獎。2016年,迪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其為美國歌曲傳統帶來的全新詩意表達。 加拿大創作歌手、詩人以及小說家萊昂納德·科恩也是流行音樂史上的巨星。他先後獲選進入加拿大音樂名人堂,加拿大創作名人堂,美國搖滾名人堂。他最著名的單曲《哈利路亞》先後被大約200名藝人用各種語言翻唱,到2008年,僅這張單曲唱片全球已經賣出超過500萬張。 迪倫和科恩的影響力在音樂和詩歌領域長達60年之久。這本書首先討論了他們在當代的重要性,以及他們如何作為表演者和音樂藝術家保持了持久的生命力。然後,焦點又回到了他們起步時的雄心壯志,他們汲取像金斯伯格、凱魯亞克這樣「垮掉的一代」的文學遺產,轉化為自己的創作風格,轉而成為全球青年跟隨的標誌性人物。他們不僅在歌詞創作上一直是其他流行音樂創作者模仿的先鋒,而且也刻意地保持與公眾的距離,在「面具」之下神秘的他們更加對公眾有吸引力。作者簡介
戴維·布歇(David Boucher),英國卡迪夫大學政治哲學和國際關係教授,南非約翰內斯堡大學客座教授。他的研究涉及人權和社會正義等多個領域,著作包括《迪倫與科恩:搖滾詩人》(2004年)、《鮑勃·迪倫的政治藝術》(2009年,與加里·布朗寧合編)和《挪用霍布斯》(2018年)等。目錄
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