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跡茫茫-唐宋嶺南九州分野言說的知識史研究 孫正軍 978757321582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古籍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2
商品編號: 9787573215826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禹跡茫茫-唐宋嶺南九州分野言說的知識史研究
ISBN:9787573215826
出版社:上海古籍
著編譯者:孫正軍
頁數:36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565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九州分野是將某地比附《禹貢》九州的一種地理認知模式。唐宋時期,嶺南九州分野出現多種說法,如嶺南屬於揚州,嶺南西部屬荊、東部屬揚,嶺南北部諸州屬荊,嶺南分屬荊、揚及九州外,嶺南不屬九州等。本書從知識史視角出發,辨析這些說法的生成及流衍,著意發掘不同分野言說背後人群的地理認知、知識態度、空間情感乃至政治傾向。

作者簡介

孫正軍,江蘇泰州人,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長聘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漢唐職官制度及歷史文獻的史料批判研究,先後發表論文40餘篇。

目錄

緒論
一、緣起:尋找認識嶺南的另一種聲音
二、基本概念及研究視角
1 地域:嶺南
2 主題:九州分野
3 視角:知識史
三、章節安排與主要內容
第一章 何以九州:《禹貢》分野模式的建立
一、九州分野的早期流衍
二、比附九州:《禹貢》分野模式的醞釀
三、關聯星宿:《禹貢》分野模式的確立
四、結語
第二章 競說九州:唐宋時期的九州分野言說
一、唐五代九州分野文獻舉隅
1 《十道志》
2 《初學記·州郡部》
3 《唐六典》「戶部郎中、員外郎」條之十道貢賦
4 《通典·州郡門》
5 《元和郡縣圖志》
6 《諸道山河地名要略》
7 《方輿記》
二、宋代九州分野文獻舉隅
1 《太平寰宇記》
2 《新唐書·地理志》
3 《輿地廣記》
4 《類要》地理部分
5 《通志·地里略》
6 《皇朝郡縣誌》
7 《輿地紀勝》
8 《歷代郡縣地理沿革表》
9 《皇朝方域志》
10 《方輿勝覽》
11 《山堂考索·地理門》
12 《玉海·地理門》
13 《文獻通考·輿地考》
14 《宋史·地理志》
三、結語
第三章 古為何州:唐宋地理文獻所見嶺南歸屬分歧
一、唐代地理文獻所見嶺南九州分野
二、宋代地理文獻所見嶺南九州分野
三、結語
第四章 屬揚:嶺南進人華夏版圖的知識應對
一、嶺南屬揚說溯源
二、天文分野與嶺南屬揚
三、九州境域與嶺南屬揚
四、結語
第五章 西部屬荊:一行分野學說的產物
一、嶺南西部屬荊言說再確認
二、西部屬荊與一行分野新說
三、划省分疆:明清時期的嶺南二分言說
四、山川形便:嶺南二分言說的另一原理
五、結語
第六章 不屬九州:杜佑的《禹貢》原典主義
一、回歸《禹貢》與嶺南不入九州
二、王者不以土地為大:杜佑的邊疆保守主義
三、杜佑嶺南分野言說的後世傳承
四、僻在要荒:嶺南不屬九州的另一進路
五、結語
第七章 三分:零星九州分野知識的彙集與擴展
一、地理總志所見九州分野記述趨勢
二、前史遺文:三分說建構的主要依據
三、混亂與秩序:三分說建構的不足與努力
四、「徼外之地」與明清三分說的變體
五、結語
第八章 北部諸州屬荊:另一種「能夏則大」
一、若隱若現:唐宋嶺南北部諸州分野屬荊的言說
二、似是而非:諸州分野屬荊緣由言說的再辨析
三、攀附荊湖:嶺南北部諸州地理的書寫策略
四、逃離「嶺南」:嶺南士人的身份訴求
五、脫揚屬荊:嶺南士人身份訴求的分野回應
六、餘論:地理差序格局與嶺南脫揚屬荊
附錄 王子安的遺誤——宋人江西分野的新言說
一、屬揚抑或屬荊:宋人江西分野言說的二元面向
二、屬荊新說溯源:王勃《滕王閣序》的經典效應
三、知識呈現與文學修辭:兩種分野言說的并行與衝突
四、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