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荒宇始初,萬物蒙蘇。上古之人,穴于天穹地廬,曝之烈日,寒之暴雨,侵之肌腠。病以痛甚,故以尖石為器,點己痛所,緩之。觀文覽籍,察古之外治,常弘宣針砭,以通經絡、調陰陽、扶正氣、祛病邪。針者,逐疾于銳尖,盤龍于尾末。其啟于戰國,承于晉唐,榮于宋金,盛于明,興於今。吾輩匯古聖今賢,納前人之箸,融今人之法。圖繪其文,文釋其圖,著述此書。待以時日,彰曠古針法之深妙,固華夏醫魂之精奇。 本書共分為七個部分,分別從針灸起源、經絡腧穴、針灸技法、針灸典籍、針灸教育、針灸流派、針灸交流七個方面,對針灸學發展過程中的珍貴文物、歷史資料和名醫名家等方面進行介紹。 本書主要讀者對象是所有中醫針灸臨床工作者,以及喜愛中醫針灸的各界朋友。作者簡介
王富春,現任長春中醫藥大學針灸臨床中心主任,二級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中醫藥領軍人才——岐黃學者,長白山學者特聘教授,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優秀教師,吉林省有突出貢獻專家,吉林省名中醫,吉林省優秀專家,吉林省教學名師。中國針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針灸學會穴位貼敷專業委員會會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手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及外治技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吉林省針灸學會會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帶頭人,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審專家,國家自然基金項目二審專家。《中國針灸》《針刺研究》雜誌編委,《世界華人消化雜誌》專家編委,《中國中醫骨傷科雜誌》專家編委,《亞太傳統醫藥》編委,美國《TCM》雜誌編委。目錄
一、針灸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