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 老年病病例
第一節 老年綜合征管理
病例1歲老人吸人性肺炎的綜合管理
病例2基於老年綜合評估及干預的慢性心哀患者共病管理
病例3使用19種的老年多病共存患者的合理處置
病例4多病共存高齡患者的診治
二節 老年重症的集束化管理
病例5高齡老人膿毒症集束化管理和個體化救治
病例6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致老年多能障礙綜合征診治
病例7基於急性腦血管病的老年多能不全綜合征的診治
三節 老年圍術期管理
病例8老年衰弱患者急性壞疽性膽囊炎圍術期及手術管理
病例9t-HELP譫妄干預模式照護顱內術後患者譫妄
病例10高齡老人多部位骨折術後合併多能障綜合救治
病例11高齡急性腦卒中患者術後合併重症感染的綜合診治
病例12高齡共病患者起搏器植人圍術期管理
四節 老年營養及康復
病例13高齡性跌倒後骨折並吸入性肺炎的營養干預
二章 老年疑難病例
病例14起搏器置人年高齡患者電真菌感染性心內膜炎的診治
病例15以不明原因心力衰竭發症狀的多發性骨髓瘤並心臟澱粉祥變性的
病例16心梗後心衰患者出現血壓低是否需要調整”新四聯”
病例17誤診為”腎囊腫”行手術後”復膜後感染”的診治
病例18高齡患者前列腺增生合併輸尿管結石的診治
病例19引起記憶力下降的抗LGI-1腦炎的診治
病例牙髓卟啉單胞菌致化膿性胸腔積液的診治
病例21高齡患者股骨頸骨折合併肺結節 的抉擇
病例22高齡患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多重用致大咯血的診治
病例23肺部真菌感染致反復存在的胸腔積液的診治
病例24老年慢阻肺合併亞急性侵襲性耐肺麯黴病的診治
病例25老年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伴肥大細胞增生的診治
病例26老年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診治
病例27急性膽囊炎肺炎克雷伯桿菌感染轉移至腰椎的診治
病例28腦卒中後認知障礙、抑鬱的診治
病例29特發性正常壓力腦積水致 Hakim 三聯征的診治
病例30高齡患者垂體瘤伴垂體出血性卒中的診治
病例31呱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不典型老年肺炎
病例32伊曲康唑老年組織胞質菌病
病例33長期誤診的老年原發性氣管支氣管澱粉樣變的診治
病例34以胸悶氣短髮症狀的老年巨幼細胞性貧血的診治
病例35心肌梗死、PCI術後雙聯抗血小板合併膀胱出血的診治
病例36中西療高齡患者老年帶狀疹性神痛
三章 老年病緩和
病例37高齡直腸癌患者緩和
病例38溝通及心理支持處置癡呆患者譫妄
病例39高齡惡性晚期患者的疼痛管理
病例40高齡老人共病終末期的決策
前言
很多年輕醫生面對高齡、衰弱和共病的老年患者束手無解,如何為他們打開一道門、開啟一扇窗,是我們從事老年醫學工作者的一個夙願。《老年醫學病例》整合了我國部分醫院老年醫學來40例複雜疑難危重症及病例括高齡老人膿毒症的集束化管理、老年衰弱患者多病共存終木期管理、老年衰弱患者急性壞疽性膽囊炎圍術期及手術管理,此外括一些少見、罕見疾病,其中有些病例涉及多系統疾病,例如老年骨髓異常增生綜合征伴肥大細胞增生、肺部真菌感染所致胸腔積液、老年組織胞質菌和氣管支氣管澱粉樣變和引起記憶力下降的LG1-1腦炎等。這些病例在高齡、衰弱和共病的背景下診治難度極大,導致單一科室難以處置,需要多學科聯合診治。部分病例還涉及診療新技術的應用,如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組測序、老年綜合評估、老年營養和老年康復等。
老年疾病的診治複雜,老年醫學的核心技術和核心理念無疑引導我們正確的方向。本書的是對規範化老年綜合評估及診治方法的探索結出針對老年人身心恢復的合理策略,每個病例都是由一線醫師提供,他們將自己當初診治該病例的心路歷程盡可能詳盡地梳理後,編委會反復斟酌呈現出來。同時,我們也邀請該領域專家對病例的診治過程做精彩點評,指出該病例的診治驗和教訓,其目的在於給讀者在今後臨床實踐可採取的臨床診療思維,而不僅僅單純依賴各種檢查手段。
由於我們驗水平有限,本書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希望讀者予以指正,我們將在再版訂完善。
在此,謹向為本書付出心血的各位副主編、編者和審閱者致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摘要
第一章 老年病病例
第一節 老年綜合征管理病例1歲老人吸入性肺炎的綜合管理
一、病歷摘要
(一)病史簡介
患者男性,101歲。
主訴:咳嗽伴發熱1周餘,
現病史:患者于18年8月30日因”發現左側肢體無力10小時余”就診於當地醫院,診斷為”腦梗死”,予抗血小板聚集、穩定斑塊、改善循環等。住院1周後出現發熱,陣發性咳嗽,咳黃痰,咳痰不利,體溫高達 38 5*C。外院查血象升高,血沉偏快,血鈉126mmol/L。胸部CT示兩肺間質性改變伴感染,兩側胸腔積液,兩側胸膜增厚伴左側局部鈣化。予頭孢呱酮鈉舒巴坦鈉抗感染5天,體溫恢復正常,仍有咳嗽咳痰,痰不易咳出,伴食欲缺乏、乏力。18年9月15日轉一級醫院就診,複查血象示白細胞11 2X10%/L,中性粒細胞分比 74%,超敏C反應蛋白60 8mg/L。複查胸部CT提示肺部感染,遂予以莫西沙星抗感染,今一步診治就診於我院,門診擬”肺部感染”收住入院。病程中,患者無粉紅色泡沫樣痰,無胸痛、咯血,無噁心、嘔吐,無腹痛、腹脹,無尿頻、尿急,夜間可平臥,精神、睡眠一般,食欲欠佳,大小便正常,近一年體重減輕5kg。
既往史:高血壓病史餘年,現未服,自訴血壓控制可;有糖尿病史10餘年,現予甘精胰島素14U1次/日控制血糖,血糖水平有波動。10餘年前因”暈厥”,有心臟起搏器置入術史(具體不詳);半個月前確診”腦梗死”,現左側肢體肌力I級,右側肢體肌力基本正常。否認吸煙史和飲酒史。
作者簡介
張存泰,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華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綜合科/老年醫學科主任,血管衰老實驗室主任,老年病所長,湖北省老年病與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老年醫學科醫師分會副會長,中國老年協會常務理事,湖北省醫學會常務理事、老年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湖北省老年協會會長;《中華老年醫學雜誌》編輯,《中
華老年病研究電子雜誌》編輯等10余本雜誌或編委
研究領域主要涉及老年醫學和老年冠心病、高血壓、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在老年心血管病的診治及血管衰老的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牽頭制定了《血管衰老臨床評估與干預中國專家共識》《老年慢性冠狀動脈綜合征高危患者抗栓管理中國專家共識》《血管衰老標誌物專家共識》《老年高血壓特點及臨床診治流程專家共識》等。主編五年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十輪規劃教材《老年醫學》(1版)。科技部重大專項,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項目7項,省部級項目15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12篇(其中SCI收錄128篇)。
先後榮獲湖北省科學技步1項,湖北省自然科學1項。15年獲得”國家衛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17年榮獲”湖北省五一勞動”;19年獲三屆”國之名醫・建樹”榮譽稱號;19年榮獲”湖北省二屆醫學領才”;2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