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環境系統融合智能-超越人類智能的可能性 劉偉 譚文輝 978730268604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清華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9
商品編號: 9787302686040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人機環境系統融合智能-超越人類智能的可能性
ISBN:9787302686040
出版社:清華大學
著編譯者:劉偉 譚文輝
頁數:40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539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從人機環境系統智能的角度出發,揭示智能的形成和進化是人、機器、環境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和影響的結果,這些因素包括技術進步、理論研究、數據積累、算法優化、社會需求等,智能技術的發展需要這些因素相互配合和促進。智能的應用具有多種結果,智能技術可以應用於多個領域,如機器人、自動駕駛、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等,同樣的智能技術在不同領域應用會有不同的結果,滿足不同領域的需求。此外,智能涉及多個維度和層面,智能技術的發展不限於大規模數據處理和模式識別,還包括推理、學習、決策、創造等多個層面,智能的發展需要綜合考慮這些維度和層面,使智能系統能夠更好地適應和應對各種複雜的任務和環境。智能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智能技術的應用和發展需要結合不同學科和領域的知識和方法,例如,計算機科學、心理學、認知科學、哲學、工程學等都與智能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密切相關,智能的多元化也體現在不同的智能系統和方法的存在,如符號主義、連接主義、進化算法等。 本書不僅涉及技術和科學,還涉及哲學、倫理、文學、藝術等領域,展現了作者對智能問題的深刻理解和廣泛視野。本書既適合相關專業人士,也適合普通讀者閱讀,是一本值得品讀的人機智能方面的好書。

作者簡介 劉偉,北京郵電大學崗位教授,人機交互與認知工程實驗室主任,研究領域包括人機交互、用戶體驗、未來態勢感知模式與行為分析等。

目錄 第1章 AI的瓶頸
1 1 AI(機器學習)的下一個風口
1 2 通用智能的瓶頸及可能的解決途徑
1 3 智能是邏輯嗎
1 4 為什麼劍橋出身的「AI教父」辛頓會很擔心
1 5 真正的智能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
1 6 人類的智能是小數據
1 7 人工智能研究是不是走錯了方向
1 8 探索新型智能模型框架
1 9 許多智能算法並不智能
1 10 智能的突破或許在智能之外
1 11 為什麼智能問題很難突破
參考文獻
第2章 人工智能與人類智能
2 1 AI如何幫助人類進而驗證直覺的可靠性
2 2 淺析自主、意圖與感性
2 3 人類的智能不是「計算」而是「算計」
2 4 當前,我們或許只會用數學工具給人機智能撓痒痒
2 5 智能與情感
2 6 道與邏輯
2 7 數學既是發明也是發現
2 8 文學與智能
2 9 智能和勇氣
2 10 人類智能的未來在於東西方智能的融合
2 11 智能既不是數學也不是邏輯
2 12 智能本質上是人性的拓撲
2 13 智能與對齊
2 14 人類語言和機器語言
參考文獻
第3章 人機之間的關鍵問題
3 1 人機交互與新舊三論的缺點是什麼
3 2 人機融合/混合智能關鍵問題的探討
3 3 影響人機功能分配的幾個「非存在的有」
3 4 機器自主智能與休謨問題
3 5 人機交互智能中幾個困難問題淺析
3 6 為什麼人機融合時常常會出現人+機小於人的現象
3 7 人機功能分配與人機匹配的區別
3 8 人機與詭、詐
3 9 論人機關係
3 10 人機交互與腦機交互
3 11 人機之間
3 12 人機交互中利己與利他機制淺析
3 13 人機智能與因果關係
3 14 人機交互不是人+機
3 15 人機中的事實與價值並淺論客觀與主觀
3 16 人機智能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人機融合的關鍵技術
4 1 智能里既有技術也有藝術
4 2 人機融合智能與倫理
4 3 人機融合智能中的誘導、引導交互
4 4 人機融合智能與哲學
4 5 人機融合智能的測量、計算與評價
4 6 人機融合難,恰當的人機分離更難
4 7 可解釋性對人機融合智能重要嗎
4 8 人機融合是自由與決定的交互
參考文獻
第5章 人機環境系統智能
5 1 人機環境系統智能的拓撲關係
5 2 人、機器與環境的「湧現」
5 3 人機環境系統智能能夠解決巴以衝突嗎
5 4 人機環境系統中的一多分有問題探討
參考文獻
第6章 人機環境系統中的態勢感知
6 1 有關態勢感知的卷積思考
6 2 態勢感知與信質、信量
6 3 態勢感知通常是主客觀的混合物
6 4 態勢感知的稀疏與池化
6 5 態勢感知與勢態知感
6 6 態勢感知問題為什麼很難解決
參考文獻
第7章 ChatGPT中的人機問題
7 1 態勢感知與GPT
7 2 態勢感知與超越GPT
7 3 ChatGPT並非真正的人工智能?AI拐點是出現新體系|武卿對話劉偉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