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面向軟體工程入門者和實踐者的基礎性教材,針對軟體工程的「工程化」特點和「實踐性」要求,結合軟體工程學科的發展以及軟體產業界的實踐,以實用性軟體工程為主體,構建現代軟體工程的知識體系。全書共12章,包括深入認識軟體、走進軟體工程、軟體開發過程與方法、軟體項目管理、軟體需求獲取、軟體需求分析、軟體體繫結構設計、軟體用戶界面設計、軟體詳細設計、代碼編寫與部署、軟體測試、軟體維護等內容。 本書對業界廣泛應用、實踐檢驗有效的現代軟體工程過程、方法和工具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如面向對象軟體工程、軟體重用、軟體質量保證、CASE工具、敏捷開發、開源軟體等,引入了軟體工程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工具,如DevOps方法、基於大模型的智能化軟體開發技術、CodeArts工具等。本書每章通過問題引入引發讀者思考,以Mini-12306和MiNotes開源軟體開發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軟體工程的相關知識,通過思維導圖對知識點進行歸納和總結,設計了「知識測驗」「工程實訓」「綜合實踐」3個環節進行軟體開發實踐,幫助讀者鞏固所學知識並強化對CASE工具的掌握和應用。 本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包括PPT課件、教學視頻、文檔模板、實踐案例、線上實訓、學習社區,問題解答、試卷等,可作為高校計算機大類專業軟體工程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軟體工程師的參考書。作者簡介
毛新軍,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教育部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2021年度高校計算機專業優秀教師獎勵計劃」和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教育部計算機領域本科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工作計劃(101計劃)軟體工程課程建設組負責人。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計算機核心課程規範」軟體工程課程負責人。CCF計算機課程改革導教班軟體工程課程主講教師,CCF傑出會員和傑出演講者。從事軟體工程方向科學研究、教學教改和人才培養工作,建立了依託課程簇的軟體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和知識體系,開展了基於開源和群智的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提出了群體化學習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並建設了包含群體化學習支撐平台LearnerHub在內的軟體工程課程教學生態。編寫軟體工程方面的教材和著作5部,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目錄
第1章 深入認識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