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賦史 牛海蓉 978701026983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820
商品編號: 978701026983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明代賦史
ISBN:9787010269832
出版社:人民
著編譯者:牛海蓉
頁數:51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513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明代賦史》是一部研究明代賦學發展演變的專著。依據政治變遷與文學思潮的變化,明賦的發展大致分為六個時期。洪武建文朝沿襲元朝「祖騷宗漢」的賦學觀念,但開國之初的新氣象也有反映,與元賦有所不同;永樂至成化朝,祥瑞賦與京都賦繁盛,藝術上取徑範圍寬廣,「宗漢」的特點突出,賦頌傳統回歸;弘治至隆慶朝,復古思潮興起並發展壯大,復古派提出「唐無賦」,反對唐律賦與宋文賦,在祖騷宗漢之外,對六朝駢賦有所包容,創作上卻並不完全廢棄律賦與文賦。反覆古派于賦論無所建樹,現存賦作在騷漢賦、六朝駢賦的基礎上擴大了宗尚的範圍,對唐律賦、宋文賦關注較多;萬曆泰昌朝,復古派反思自身在尊崇騷漢過程中的堆垛奧僻之弊,反覆古派提出「唐賦簡易明白」,實際創作則向「祖騷宗漢」「不廢六朝」的賦學宗尚靠攏,兩派界限漸趨模糊;天啟崇禎朝,擬六朝之作超過騷體賦,從創作上體現了「祖騷宗漢」「不廢六朝」的賦學觀念;遺民賦沿襲啟、禎朝特點。總之,明賦從初期沿襲元賦「祖騷宗漢」的觀念,向「祖騷宗漢」「不廢六朝」的賦學宗尚逐漸演變,至明末,終於形成了騷體賦、漢賦體以及駢賦蔚然稱盛的局面,體現了賦學的變遷。

作者簡介

牛海蓉,女,1974年生,河南靈寶人。湖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賦學會副會長、湖南省古代文學學會副會長、湖南大學辭賦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辭賦學,尤其側重於元明清辭賦文獻整理與研究、日韓辭賦研究。主持「金元賦史」「明代賦史」國家級項目2項,參与國家重大、重點項目3項,主編之《歷代辭賦總匯續編》先後入選2021-2035年國家古籍工作規劃第一批重點出版項目、2024年度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資助項目。出版學術專著2部:《元初宋金遺民詞人研究》《金元賦史》,在《民族文學研究》《南京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洪武建文朝——元賦遺響與風雅初開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思想內容
一 文化、治道、祥瑞等賦
二 詠懷、交遊、言事等賦
三 詠物、山水、樓台等賦
第三節 藝術特徵
一 元賦遺響
二 風雅初開
第二章 永樂至成化——風雅漸盛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風雅漸盛
一 吳訥《文章辨體》中的賦論
二 題材內容的變化
三 賦作藝術的變化
第三章 弘治至隆慶——盛明風雅(上)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復古運動的前奏——茶陵派諸子
一 茶陵派領袖——李東陽
二 「別張壁壘」之茶陵派後進——楊慎
三 存賦最多的茶陵派賦家——孫承恩
四 其他茶陵派賦家
第三節 復古運動的第一次高潮——前七子派
一 前七子派領袖之一——李夢陽
二 前七子派領袖又——何景明
三 前七子派其他賦家
第四節 弘治正德朝其他賦家
一 思想內容
二 辭賦藝術
第五節 反覆古派的反撥
一 思想內容
二 辭賦藝術
第四章 弘治至隆慶——盛明風雅(下)
第一節 選賦與賦論的盛行
一 劉節《廣文選》
二 黃佐《六藝流別》
三 顧祖武《集古文英》
四 徐師曾《文體明辨》
第二節 復古運動的第二次高潮——后七子派
一 后七子派賦論
二 后七子派代表作家賦作
第三節 復古派的盛行
一 賦作的繁盛
二 賦藝的追求
第四節 非復古派的吟唱
一 題材內容
二 辭賦藝術
第五章 萬曆泰昌朝——風雅再闡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選賦與賦論的熾盛
一 廣續選評《文選》系
二 賦集系
三 文總集系
四 賦論
第三節 復古派之繼盛
一 賦作的繼盛
二 賦藝的繼承
第四節 反覆古派之對弈
一 賦作內容
二 賦作藝術
第五節 古今存賦第一人——周履靖
第六章 天啟崇禎朝——末世風雅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選賦與賦論的復盛
一 廣續選評《文選》系
二 賦集系
三 文總集系
四 賦論
第三節 賦作的再盛
一 內容的繁富
二 賦藝的流衍
第七章 明遺民賦作——風雅遺音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賦作內容
一 時政、旌忠、表節等賦
二 詠懷、弔古、祝壽等賦
三 詠物、山水、樓台等賦
第三節 賦作藝術
一 「祖騷宗漢」
二 崇尚六朝
三 宗唐襲宋
附錄一 《歷代辭賦總匯》所收明代各時期賦作一覽表
附錄二 明賦存目及殘句考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