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論叢.2024年.第2輯-總第42卷 9787307247772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武漢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66
商品編號: 978730724777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人文論叢.2024年.第2輯-總第42卷
ISBN:9787307247772
出版社:武漢大學
著編譯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
頁數:37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492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人文論叢.2024年.第2輯-總第42卷 787307247772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本書是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辦的,本年度處於學術前沿、具有影響力的文、史、哲學科各類學術論文的彙編。全書分為人文探尋、文史考證、物質文化與日常生活、文學與詩學、歷史文化語義學等多個專題,聚焦中國傳統文化,注重個案研究與綜合研究相結合,義理、考據、詞章並重,多數內容為國家或教育部社會科學重大項目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反映了當前文、史、哲等人文學科的最新學術研究狀態。

目錄

人文探尋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四重思考 冷楓
「國性」與族魂——覺醒年代國魂重塑思潮的文化轉進意義探究 黃敦兵
司馬遷何以「廢書而嘆」——《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的敘史方法分析 [韓]金秉駿
《朝鮮王朝實錄》中的蘇軾及其詩文 [韓]金甫暻 著 陳慶譯
朱子學與反朱子學之間——論伊藤仁齋對朱子學的「延展」 游翠英 吳光輝
「道南指訣」的形成、演變及其內在困難 洪明超
周邦彥「倦客」心態論 徐嘉樂
繁簡之間:由《武功志》看明清方誌修撰策略抉擇問題 關永利 楊遇青
文史考證
《世本》與《系年》史料印證舉隅——兼論先秦「世」類文獻研究新啟發 原昊
《大唐中興頌》碑的經典化歷程 彭小樂
許衡及其弟子國子學地位的確立 任紅敏 王藝霏
清代鎖院唱和集考 上 尚鵬
陸繼輅致法式善札考釋 趙琳
「新聞學」再探——中日新聞學交流史上的松本君平及其新聞學文章考 唐軼 周光明
明清經濟、制度與社會
明中後期邊茶運銷中的官商關係 池心怡
清代州縣的茶稅運作及相關問題——以四川為重點的考察 呂梓菱 黃柏權
明宣德至崇禎年間的庶吉士制度沿革 李華
清代寧夏水渠的修建與「天下黃河富寧夏」諺語的形成 張爾榭
晚清民國時期川藏茶馬古道背夫群體生活研究 萬燕玲
物質文化與日常生活 特約欄目主持:常建華教授
主持人語 常建華
溫情在冷暖之間:宋代毛筆與文人社會意象的重塑 陳博威 程民生
乾隆朝御題幽蘭玉屏詩畫墨刻考析 位麗娜 王雲紅
清代廣州行商的形象建構與圖像傳播策略——以怡和行行商伍家為中心 郭林林
中國書畫助賑展覽會的歷史考察與價值建構 1907-1937——以京津滬地區為中心 胡水玉 曾桂林
文學與詩學
元代分題分韻詩的創作機制及其詩學觀念 彭健
論明清世情小說中的「博物書寫」現象 張頔
中國古代小說批評中的「觀畫」人思及「觀意」運思 侯小麗
劉熙載八股文批評述論 孫達時
中國文學通史編纂與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建設 孟秋江
韓國的中國文學史著述與翻譯 [韓]崔溶澈 著 肖大平 譯
中日偵探小說本土化考論 程一驕
歷史文化語義學
近代「商人」概念在中國的傳播及影響 萬齊洲
從神靈到心靈:「靈感」一詞的近代轉義 錢茂華
20世紀「議論文」概念的演變 夏玲玲 劉璐
「近代化」與「革命」的相遇 莫嘯北
概念史視域中的「藝術電影」 王傑泓 尚鑫雨
學術評論
對陳寅恪先生《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的十二點質疑 下 呂友仁
2023年禮學研究述評 程如曦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