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陌生人 項飆 劉小凍 何襪皮等 978752177525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信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50
商品編號: 9787521775259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你好,陌生人
ISBN:9787521775259
出版社:中信
著編譯者:項飆 劉小凍 何襪皮等
頁數:28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492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你好,陌生人」,不是要我們直接跟陌生人交朋友,而是去觀察、去注意、去想象。這個陌生人,他此刻在想什麼?學會看人之後,你周邊的面目會清晰起來。 書中的五位對話嘉賓,都是「認得陌生人」的專家——他們的工作是了解和表達陌生人的生活和心理狀態。 藝術家劉小東以高度寫實的風格讓觀眾看到那些無所不在但又面目模糊的陌生人(比如民工、小鎮青年)究竟長什麼樣。人類學者何襪皮研究了中國社會裡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之一——保安,同時通過微信公眾號系統分析當下的犯罪案例。紀錄片導演李一凡讓我們認識了「殺馬特」——以具有「炸街」效果的奇異髮型來表達自己的陌生感的低收入年輕人。城市設計專家劉悅來一直在組織陌生人參與城市社區花園建設。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的園長沈志軍,要把動物園變成以動物為中心的動物園,把作為陌生者的動物放在中心。 同時,作為藝術家、研究者、社會行動者,他們的工作不僅僅是把陌生的現象變得熟悉,他們更是要提出陌生的視角,把熟悉的現象重新變得陌生,引起新的反思。

內容簡介

在陌生化的洪流中看見他人,看見自己,在看見的過程中察覺意義。 《你好,陌生人》是人類學家項飆領銜的一部剖析現代社會人與人關係的作品。本書以三聯人文城市發起和策劃的系列對話為緣起,以「你好,陌生人」為話題切入點,通過項飆與多位跨領域學者的深度對話,探討了現代人們如何在日益陌生化的社會中重新發現他人,重建自我與他人、與社會的連接。 在現代社會生活的快節奏與高度透明化的背景下,我們逐漸陷入「陌生化」的困境,對身邊的人與事逐漸變得無感。本書反思了這種「陌生化」帶來的孤獨與疏離,嘗試通過鮮活的對話與實踐喚起人們對日常生活中人和物的關注,引導人們重新找回對身邊人的感知與理解,構建一種「安生式」的思考方式,進而在複雜多變的社會中找到自己的立足點和行動點。

作者簡介

項飆,1972年生於浙江溫州,英國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教授。除《跨越邊界的社區》外,著有Global Body Shopping (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2008年度美國人類學協會安東尼利茲獎。中譯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合編Return: Nationalizing Transnational Mobility in Asia (杜克大學出版社 2013)。獲2012William L Holland 獎、英國科學院中期職業發展獎等。最近的中文文章包括「中國社會科學『知青時代』的終結」等。

目錄

引言 我是陌生人
透明,不透氣
認可和認得:作為陌生人的小鎮做題家
反向共情
不能安生的陌生人,如何安生式地思考?
第一章 看人不是看相,看的是內在的生活感 項飆對話藝術家劉小東
「生活」跟「活著」不一樣
誠懇就是不停地矯正自己
分類的目的,在於看見具體的人
看身體,看一個生活積淀出來的人
酷,就是敢於下判斷,而且下的判斷非常準確
生活樣式下面,還有沒有生活
線上是觀點和觀點的打架,線下是人與人的交流
今天的生活,同時面臨著意義過剩和意義缺失
重複地工作,就像重複地吃飯一樣
第二章 我們怕的是親密關係還是陌生人 項飆對話「沒藥花園」主理人何襪皮
身邊的安全和擺脫的願望
對陌生人的戒備和對親密關係的恐懼
陌生化和靠切割解決問題
寄居蟹人格,表面是「你需要我」,其實是「我需要你」
保安群體:典型的「熟悉的陌生人」
危險是對「被污染」的恐懼
保安的自我價值感很低
恐懼成了一種會員制
盲盒式生活是恐懼的另一面
第三章 在流水線上沒有歷史,做殺馬特才有 項飆對話紀錄片導演李一凡
為什麼拍攝殺馬特
自黑不是殺馬特
殺馬特是個家族,是個意義空間
殺馬特和「屌絲」不一樣
暴富、抱負、報復
難以進入的宿舍
陌生和陌生化的區別
快手上的殺馬特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急迫
殺馬特和父輩的隔閡能化解嗎
知識與所處環境的斷裂
到他們生活的現場去
年輕人如何對自己的生活形成一套解釋
為什麼我們對生活的理解沒有質感
第四章 為什麼陌生的花園會帶給我們喜悅 項飆對話社區營造實踐者劉悅來
重建附近,「把手」很重要
社區花園是一種照顧
怎麼處理花園裡的麻煩
當你真正要去突破的時候,開始行動就好
花園再小,也要有個名字
植物的邏輯,不是摺疊,是展開
「小」往往更有韌性,來克服脆弱性
中國的社區營造,需要看見附近
第五章 在動物園看動物,其實也是在看自己 項飆對話「百獸之王」沈志軍
紅山動物園有什麼不一樣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萬物皆通
怎麼看動物
人類用範疇把世界打包,動物有自己的一套
通過談論動物,人和人的關係也可能會變化
尊重意味著我們要持續地注意,每次看都看到新東西
和諧取食與優勝劣汰
不把人類當中心,反而使我們有更豐富的感觸和思考
第六章 「你好,陌生人」是「附近的消失」議題的延續
跟陌生人交往,是一種場景閱讀,是對自己生命經驗的調動
找到具體的把手,感受生命過程的意義
代際關係中的陌生:跟逐漸老去的父母對話
病了,才看到完整的自己
年輕人「玻璃心」,是一件好事情
生活就是各種各樣的「非必要」
別人的魅力和力量,其實來自你自己
後記 「製造」對話場
從「看見附近」到「看見陌生人」
「用心栽花」與「無心成柳」
放大對話場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